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宣宗突然想起当年他醉酒被红鬃烈马带去西凉,做事如此鲁莽,听信他人不是为君之道。

相比之下,李琮进退有度,从不忤逆自己的意思,深得大臣期许,就连自己也对他寄予厚望,觉得会是一代明君,何况是自己一手培养的君王。

“子不言父过,可是孙儿自幼承祖父母亲教导,不敢忘本,中原才是孙儿的故土!何况,薛爷爷那里父亲也曾未祭扫,实在让孙儿……”

楚曦简直要给自己的好大儿点个赞,有些话她不方便说,可是儿子可以啊。

这么多年,薛平贵明明活着,却从来对故土没有表露出一丝想念,就连薛浩的牌位还在寒窑,清明时节都是楚曦祭祀。

这说明薛平贵是个薄情的人,宝钏还能说得过去,可是养他长大的义父他居然从未提起,也从未派人去祭奠过,特别是西凉与大唐通商多年,也未有踪影。

这在重视孝悌的大唐,特别是皇室不能容忍,养父尚且如此,从来没有养育过他的亲父呢?何况皇室亲情凉薄,但宣宗却又是特别期盼血脉亲情的一个人。

宣宗沉默不语,不发一声,眉头紧皱,李琮见了赶紧去给他按摩。

“皇祖父,臣是您的亲孙子,若您不高兴,臣愿与父亲亲近,只是不知父亲是否能一碗水端平……”

他声音带着明显的醋意和试探,跟小时候一样小心翼翼的,如今为了自己愿意委屈求全,这么好的孩子怎么能看着受委屈呢?

“父子也讲究缘分!算了吧,不过他毕竟是你的父亲,若有流言对你不利怎么办?傻孩子!”

宣宗心里暖洋洋的,拍了拍大孙儿的手,示意他停下,便起驾回了后宫。

【永巷】

薛平贵等人被内侍一群人七拐八弯带到永巷偏僻的一座宫殿,也就是些基础的家具,除了柱子雕梁画栋以外,被褥都是临时抱过来的。

太医带着面巾扶了脉,心里才放下心来,对薛平贵说:“贵人体弱,应是长期没有休息好,一路颠簸,如今受了惊吓所至,安生休养即可。”

说完亦是开了药方,叫内侍去取药熬药。

代战何时受过如此冷遇,儿女双双病倒,还被一个老头子嫌弃,她在父母面前何时受过这个气,又埋怨薛平贵今日不曾为她说话,越想越悲从心来,泪水涟涟。

“你也是的,赶路这么急,若是腾蛟和湘芸路上有何差池怎么办?孩子还小,哪里受过这种罪。”

薛平贵心疼不已,这俩孩子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多苦,有点埋怨代战自作主张。可见代战抬头满眼是泪地看着他,他又心化作一腔春水。

“还不是你?背着我拿了令箭来看你的娇妻,我又怎么会带着孩子来长安?再来晚点你估计就要把我们娘仨抛诸脑后了。”

代战越说越委屈,抬手就捶向薛平贵,薛平贵哪里受得了代战这样撒娇,平时她都意气风发,想来也从来没受过今日的委屈,便把她抱向怀里,任她捶打。

“好了好了,都是我不好,我本是想和你商议的,可又怕你生气难过;何况我也想看看宝钏是否真的在寒窑等我,没想到她这么多年一个人带着孩子挺苦的。”

“你心疼她,难道你忘了当初我难产是怎么生下蛟儿的,你个没良心的!”

说着,代战捏着薛平贵的肉,用力地扭着。

“好好好,都是我的错,你轻点啊……”

“我为了你来到长安,可是陛下不喜欢我,我堂堂西凉公主难道要给你做妾,当初你可是明媒正娶的我啊!我不管,就算为了蛟儿,我也不能退让,不然我就回西凉!”

“好,你让我想想办法!等我回禀父皇再做打算,你先忍一阵子,把孩子身体养好!”

宣帝听到太医拐弯抹角的说着脉象医案,不耐烦地让他给个准话。

“不是时疫,就是太过匆忙赶路又水土不服,有点伤了底子。”

为此宣宗对代战多了一条评价:为了争宠,不顾子女。人品不行,心肠歹毒,虎毒不食子。若让她继续待在儿子身边,将来必定酿成大祸。

也不怪他阴谋论,他从小在这样的宫廷长大,为此还装疯卖傻过,他自然知道后宫妇人有些手段用在孩子身上,以博取皇帝的关注。就算她不是故意的,一个母亲如此粗心大意,和王宝钏养孩子事事亲力亲为一对比,宣宗更加偏向宝钏了。

楚曦听到帝熙的汇报,心里乐开了花,这个小世界她呆了18年,终于这个故事快要有结局了。

“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帝熙的五彩灯一亮,就知道它的八卦之心就起来了。

“我们只能推动剧情,但是选择权在每一个人自己的手里,就看如何抉择了!看薛平贵要西凉还是要帝位了。”

随即,她写了封信,将事情经过以及自己的想法写给了王允,这些年她和这个父亲越来越相得,两个姐夫对李琮忠心耿耿,均手握兵权,一家子关系得到极大缓解。

金钏苏龙本来就支持她的各种想法,银钏自从楚曦坐上太子妃之位,给足了她二姐的面子。说句实在的,银钏除了针对她嫁给薛平贵之事之外,其他对她还可以,无非就是吃醋父母偏心,老二没有安全感才争宠吃醋而已。

魏豹的事并没有做成,反而扔到边关去了,魏虎更是有把柄在她手里,弟弟的生死握在岳父大人手里,等到魏豹当了节度使,还是对宝钏一片痴心,对李琮早就递了投名状。

整个王家都是她的靠山,又不会像书里那样需要造反,这把好牌要是打烂她就去撞墙。

第二天的早朝,注定热闹非凡。

李温找到了,意味着又要多一层主子,他还有个西凉的王后,儿子女儿,意味着有太大的变数,这群人可都是纯太孙党啊。

本来本着嫡长的名分,大家就算追随李琮也是大义所在,如今是要空降一个太子吗?那太孙的班底怎么办?本来大家等着皇帝驾崩直接都是光辉的履历,太孙府的老师,参赞是不是都要重新排资历。

而且这个李温还没有接受过正统的中原帝王教育!万一搞出蛮荒之地的习俗咋办?

急啥!王相公还没有发话呢,那可是人家的亲女儿亲外甥。

“请陛下立皇子李温为太子!”

全场惊掉了下巴,老匹夫不讲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