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投资体系 >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起寻找10倍大牛股(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起寻找10倍大牛股(五)

上篇我们了解到了彼得·林奇介绍的:

如何通过各项财务数据和各种信息来综合判断公司当前的“健康问题”,以做出是否值得投资的决定。

最后一部分,我们将会学习到如何建立正确的投资组合和具备良好的投资心态,也就是本书第16~20章的内容。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构建合理的投资组合

在投资前,我们要有合理的预期收益。

这个预期收益不能太低,否则还不如存银行更安全呢。

但也不能太高,不然迟迟无法兑现自身预期的话,也会逐步失去投资信心。

那么,什么样的预期才是合理的呢?

我们可以通过指数基金的投资收益和股神巴菲特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作为参考。

目前A股指数基金的收益率大约在6%~8%之间,而巴菲特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大约在20%左右。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期收益区间,大约是8%~20%左右。

如果要取一个折中数据的话,个人认为,长期投资收益率在15%左右是比较合理的,也是大部分普通人通过系统学习投资知识后可以达到的一个平均水平。

在有了合理的收益预期后,我们还需要构建一个投资组合,以平衡整体资产的波动风险。

作者在本文中提到:构建合理的股票组合的基础逻辑就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并且建议投资者们,如果是配置的小型投资组合(30万以内资金量),配置5~10只标的是比较合理的数量。

而且分散投资除了可以降低整体波动风险外,也可以增加组合中出现牛股的概率。

除了投资标的数量,我们还需要在投资中配置好各种类型的股票。

比如,除了大部分资金可以配置稳定增长型公司作为“压舱石”外,也可以适当配置一些快速增长型公司来作为“冲锋选手”以获取较高收益。

而不同类型的公司股票组合,也可以应对各种市场变化和风格切换。

但在实际应用上,大家还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它们的占比。

比如,年轻人可以多配置些高风险的,但是年长者或是家庭负担较重的人则需要适当多配置稳健些的标的。

而在仓位的调整上,基本面优质,且未来确定性强的公司可以占有更多仓位。

二、理性判断买卖时机

比较好的买入时机,除了看公司当前的估值外,通常在整个市场都处于交易低迷阶段的时候,部分公司的股价也会变得很便宜。

美股市场一般是在年底前,投资者和机构们会为了避税而卖出亏损股票。

但对应在A股一般会在4月中下旬一般都是企业们密集发布年报的时间段,一旦在这个时间段里个别公司出现业绩暴雷的情况,还有可能带崩一个板块。

所以,历史上只要是在这个时间段,A股表现都不太强,但却是我们入手一些公司基本面优质,且股价便宜的好时机。

在卖出上,我们应该根据公司的发展情况和基本面来做决定,而不是跟风操作,过早卖出,错过收益翻倍的机会。

作者在本书中给出的一个经验就是:

“像思考何时购买股票一样思考何时卖出股票”。

也就是说,如果你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当初买入一只股票的理由,自然你就会清楚地知道何时应该卖出它。

参考之前的6种类型的股票,可以在出现以下信号时考虑是否要卖出:

1.缓慢增长型:

当股价上涨了30%~50%时可以考虑卖出了。

或者是公司基本面开始出现恶化,即使当前亏损也会坚决卖出。

基本面恶化的情况包括:

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流失、

开始收购其他行业的公司进行“多元化”经营、

负债率持续上升,

账上现金却开始下降、

持续降低股息 等。

2.稳定增长型:

当公司的市盈率估值过高时,就可以考虑卖出了。

除此之外,如果公司当前增速持续放缓,且主营业务受到经济环境较大影响,哪怕削减成本也无法阻止利润持续下滑时,也可以考虑暂时卖出,等出现转机,股价企稳后再买回来。

3.周期型:

一般来说,当周期型公司开始出现业绩滑坡,也就是在公司扩张周期结束时卖出。

另一个卖出信号是当某些事情开始变得糟糕,比如生产成本开始增长,或是存货持续增加,都意味着公司将来可能会面临未来只能低价处理这些积压的存货而导致业绩下滑。

另外,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也是可以参考的有用数据,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也意味着该类商品在未来可能会面临价格下跌的状况。

除此之外,新的竞争对手进入该行业对于周期公司来说也是一个不利信号,因为新的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可能会开启价格战;

而一旦价格战再叠加下游需求开始减弱,这些强周期的公司就会面临高企的库存和业绩下滑的巨大压力。

4.快速增长型:

如果公司经营出现问题,业绩增速放缓,收益锐减,或者是公司开始停止扩张,市场出现饱和状态时,就是快到卖出时机了。

5.困境反转型:

当公司转危为安后所有的困难都已经消失,市场已经不再开始担心这家公司的前途时,估值回归正常时就可以卖出了。

因为投资者在公司低谷期时,是以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入的成本,此时卖出也会获得很丰厚的回报。

6.隐蔽资产型:

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公司被并购者发现其潜在价值。

也就是说,只要这家公司的债务没有持续增长到超出合理范围(50%以内),就可以继续拿着,直到它的“伯乐”出现。

三、构建良好的投资心态

了解了何时买和何时卖的逻辑,但依旧会被市场每天出现股价波动而影响。

因此,我们在投资中需要学会辨别各种信息的真伪,以及建立良好的投资心态,才不会被市场的各种流言所影响。

以下是彼得林奇根据多年投资总结出来的经验:

1、不要“猜底”:

因为你永远不可能知道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底部”。

如果是投资困境反转型公司,最好是在公司业务已经开始出现好转时再开始入场。

而且投资这类公司需要更好的耐心,投资周期也会更长,所以要严格按照三档建仓买入,并控制好仓位,避免过度重仓短期内无法回升后,后续出现更好的公司却只能“望洋兴叹”。

2、不要轻易给股价设置“上限”:

当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并无变化,经营状况良好,行业前景光明,且当前股价相对于实际价值仍旧十分便宜时,无需参考上关于“公司太贵”的声音,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是否要继续持有。

3、锚定心理:

除非对一家公司十分有信心,且愿意在下跌时买入更多份额,否则就应该在公司基本面已经开始恶化,且股价持续下跌时,立刻卖出这家公司的股票。

而不是一直期望它会“浪子回头金不换”,重新涨回你的持仓成本线。

4、保守型股票其实并不“保守”。

哪怕是盈利十分稳定的公司,比如国有企业或者从事公共事业建设的公司,它们在经营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所以,在选择投资一家公司后,一定要持续追踪公司的基本面和财务数据变化情况,至少做得每季度都会阅读公司最新发布的财报。

5、不以公司短期股价表现来判定公司是否值得投资。

比如,刚买入就大涨不一定是能赚钱的“好公司”;

而刚买入就开始下跌,也不一定就是赚不到钱的“坏公司”。

而是应该要结合公司过去财务表现和当前行业前景来综合判断公司其长期投资价值。

四、总结

在本周的解读中,作者介绍了如何构建合适的投资组合以及较为合理的买卖时机和良好的投资心态建设。

从以上内容中,我们可以学习到:

1、投资前要有合理预期,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15%左右的收益率是比较合理的。

2、在投资中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合理分配稳健型公司和增长型公司的比例分配,切勿因为过度注重收益而使得自己的投资组合风险过大。

3、在股票的买卖时间点上,一般是看公司自身估值来判断。

但在部分“特殊时期”,比如股市整体低迷,或是受消息面影响导致行业估值大幅下行时,也是我们买入优质公司的好时机。

而在股票的卖出上,除了参考估值外,也可以根据不同公司类型,持续关注对应指标和基本面变化,来判断合适的卖出点。

4、构建良好的投资心态,前提是在买入这家公司前就已经经过了非常详细的分析以及充分了解到公司的基本面、行业前景、估值等信息,才不会被市场的各种小道消息轻易影响。

但哪怕是再有信心的公司,也一定要做好三档建仓的投资机会,并严格遵守,以避免出现资金过度重仓,最终影响投资心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