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投资体系 > 《伟大的博弈》了解现代金融体系如何形成(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伟大的博弈》了解现代金融体系如何形成(一)

读史使人明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通过阅读华尔街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以及经济行为的内在逻辑。

华尔街用活生生的例子,证明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发挥的作用。

想要了解华尔街的发家史,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伟大的博弈》。

这本书以华尔街的发展贯穿全文,展示了美国资本市场从发展、繁荣、衰落循环往复的过程。

它讲述了华尔街从美国唯一被围墙包围的城市(纽约)的一条小街,发展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传奇般的历史。

展现了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主义市场,在美国经济发展和腾飞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每一次的衰落之后,市场会被更加完善,而华尔街又迎来再一次的发展。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到华尔街的兴衰历史,了解到很多在这个历史中出现的正面或者反面的人物。

华尔街的兴衰过程跌宕起伏,既有经济倒退的时代也有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则是人性的贪婪。

这段历史的开端向世人展现了人性的贪婪,而后的跌宕起伏进一步验证了人性。

巴菲特曾说,当别人贪婪时候我恐惧,正是他这种对股市清醒的认识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

如果能够克己自律严格按照自己的规定去买入卖出,那么赚钱就是大概率的事情;但如果不能克服贪婪的本性,不能对股市保持清醒,亏损就成了大概率的事情。

正如巴菲特所言: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

《伟大的博弈》这本书的作者约翰?斯蒂尔?戈登,是美国经济历史学家,这本书是他1999年出版的作品,由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2005年翻译出版。

出版之后就在国内引起了重大反响,已经连续重印了35次。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1653-2011)”,本书就以这个时间线,向我们展现了跨越350年历史的世界金融投机故事、危机故事、政府救市与监管完善的故事。

这本书里,华尔街从一片蛮荒之地,投机盛行,欺诈猖獗,法律缺失,监管失位中诞生。

从社会深陷腐败的泥潭中,股市的庄家往往与法官和议员相互勾结,翻云覆雨,兴风作浪开始慢慢演化。最终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制度的完善而逐步变成现在的样子。

整个历史进程中既有动人心魄的大萧条,大倒闭风潮,又有栩栩如生的金融史上关键人物画像,也有大国之间的博弈与协作。

但正如一位着名的投机家说过的那样:

“世界上不会有任何其他地方的历史像华尔街一样,如此频繁和千篇一律地不断重复自己。

当你看到现实生活中上演的起起落落时,最让你震惊的,无论是市场投机还是市场投机者本身,千百年来都几乎没有丝毫改变。”

这本书一共有十六章内容,为了帮助小伙伴更好地解读这本书,我会把这本书分成四个部分:

美国经济中心的确立、

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华尔街新机遇、

华尔街的起飞,

第一部分的解读,我们会先从美国经济中心的确立看起,也就是书中的第一章-第四章内容。

这部分讲到了纽约成为一座世界性商业都市和金融中心的始末,这其中怎么从投机开始?

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性事件?

才最终造就了世界金融中心纽约。

一、世界性商业都市和金融中心的诞生

纽约这座城市继承了荷兰人的商业精神。

荷兰人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真正创造者,他们将银行、股票交易所、信用、保险,以及有限责任公司统一成为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

也是荷兰人发明了最早的操纵股市的技术,例如卖空等。

历史上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郁金香狂热”,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

这是一场经典的投机狂热,人们购买郁金香的目的已经变成了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

这一想法后来被称为博傻理论,当没有下一个接棒的“傻瓜”的时候,泡沫就破裂了,最后一棒的买家成为了所有损失的买单者。

金融泡沫从形成到破裂的过程中,一棒一棒的买家基本都属于投机者,这种投机活动并不能创造财富,当有人意识到这点的时候,金融泡沫就破裂了。

纽约这座城市一开始形成的商业精神一直延续了下来,但这时候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中心。

反而是由于纽约港优越的自然条件,逐渐形成了商业繁荣的活跃港口。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纽约作为主要港口和商业中心受到了非常大的损失,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汉密尔顿提出了偿债法案,通过新的宪法重塑国家金融架构。

这一法案的实施带来了美国18世纪90年代经济的繁荣,同时也让纽约的各种金融活动活跃起来,为纽约成为后来的金融中心做好了准备。

到这里,纽约作为准金融中心的要素如下:

商业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

商人对信贷、保险和其他金融服务需求日渐增长。

成立了纽约第一家银行纽约银行,建立起了一个信誉良好、统一的货币供应体系。

各种投机者和经纪人们也做好了为金融市场发展提供流动性,并大发横财的准备。

二、证券经纪人和“庄家”

由于风向的原因,出海航行的船长们都愿意在曼哈顿东边靠港,这带动了这里成为了纽约商业区的中心。

汉密尔顿的计划导致大量可交易的证券涌现,美国历史上第一只大盘蓝筹股启动了这个国家第一轮股市投机狂热。

欧洲公司开始向美国输送大量的代理人和资金参与这个新生的市场。

卖空和看涨看跌期权在美国被首次应用,大大增加了投机的可能性。

纽约出现了第一批证券经纪人。

当经纪人的金融业务开始增多时,就需要一个场地进行交易。

很多当地咖啡屋成为了交易场所,后来一步步正规化,21个经纪商和3家经纪公司签订了《梧桐树协议》用以制止场外交易,确定最低佣金费率,并建立了纽约股票交易委员会,这些都是后来华尔街的雏形。

华尔街早期的牛市加快了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诞生。

纽交所的创立者之一、联邦政府财政部部长助理威廉·杜尔,是第一轮投机狂热中的弄潮儿,可以称得上美国股市第一名着名“庄家”,是股市操纵者们的鼻祖,他利用职务之便,获取大量内幕消息,参与投机活动。

杜尔的疯狂投机和迅速溃败引发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金融恐慌,汉密尔顿下令财政部购进大量联邦证券支持市场并缓解货币供给短缺,有效阻止了恐慌。

但在杰斐逊主义者上台后,汉密尔顿建立的体系被彻底摧毁,

使得美国再次陷入金融灾难中,同时也导致华尔街在一个权力真空中发展,所有的领导机构和调节机制只来源于内部,后来不得不自行建立规则、设计运作程序。

杜尔破产案尘埃落定之后,纽约只剩下两家银行,此时的公司法人只有政府才能批设,亚伦·伯尔打着为纽约居民提供饮用水的幌子,骗取了建立一家银行的许可证。

这家银行一直是纽约金融界的主要参与者,并在后来成为全美最大的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

美国各州通过了普通公司法,带动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可直到19世纪中叶,有限责任公司制度才被推广到所有公司,不再需要特别法令批准才能成立。

随着美国经济增长,多个城市的证券市场开始发展起来。

为1812年战争而发行的巨额联邦债券推动了经纪业务的发展,这些业务主要集中在拥有很多大银行和结构完善的证券交易所的费城,费城这时候仍然是国家的金融中心。

纽约参照费城股票交易所的章程,成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纽约股票交易所。

三、华尔街历史上第一次大牛市

美国这一新兴国家西部大开发大潮中,交通运输成为最大的瓶颈。

克林顿1802年被任命为美国参议员,但第二年就辞职,担任了纽约的市长。

他敏锐的看到了纽约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西部和东部两个地区发展中包含的巨大机遇。

他组织建造了一个南北战争以前美国最大的工程,即在奥尔巴尼和伊利湖之间修建的伊利运河。

这一运河的修建并没有得到来自联邦政府的支持,并在纽约州内部遇到很大的政治阻力,但1817年开始修建,最终于1825年正式通航。

随着伊利运河在1825年11月的正式开通,迎来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仅1825年内就产生了50万美元税收,足以支付纽约州为修建运河所借的债务。

美国西部丰富的物产可以通过水路源源不断运向纽约,成本只有以前的1\/20,时间是原来的1\/3,使纽约成为美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修建运河显现出的巨大经济效益,直接引发了人们对运河股票的狂热追捧,并启动了华尔街历史上第一次大牛市。

这轮牛市中,出现了现代华尔街投机者的原型——雅各布·利特尔,他不是依靠内部消息,而是借助市场的短期波动来投机获利,因成功逼空莫里斯运河股票而一举成名。

这类投机者有过一夜暴富的辉煌,也经历过倾家荡产的劫难,是华尔街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成就利特尔辉煌的是华尔街的第一次大牛市,这次牛市来源于安德鲁·杰克逊政府的金融政策。

杰克逊在1829年成为总统时候,采取的金融政策是尽快还清国债,关闭第二合众国银行。

1834年杰克逊基本上已经偿清了所有国债,这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任何现代大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完全偿清国债。

杰克逊的偿清国债的政策导致市场上证券数量锐减,价格飙升,带来牛市的同时也带来了股市投机狂热,这时候美国西部开发引发的土地投机也愈演愈烈。

强行推行《铸币流通令》,关闭第二合众国银行的政策,成功抑制了投机,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牛市也被首次大熊市替代,杰克逊联邦政府不欠债的美好愿景一去不复返,将美国经济带入了美国历史最长的萧条期。

这次萧条期对正在悄然兴起的纽约金融市场是不小的打击,但相对应的,纽约的竞争对手费城,虽然具有一定实力,但因负债过高而受到重创,从此失去了和纽约争雄的机会。

四、纽约作为美国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

1837年大崩溃后,华尔街多年笼罩在一片阴霾中,华尔街外观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处于萧条之中的美国经济也悄然发生着巨大变化。

最重要的改变来自19世纪最有前途的发明——铁路,它最终解决了长途运输的问题,它拥有比运河更便宜的造价,且通航时间不受限制。

英国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第一次将铁路运营的各项要素整合在一起。

1829年他在曼彻斯特和利物浦之间修建的铁路一炮打响,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带来铁路的迅速发展,到南北战争爆发时,美国大陆上已经有了3万英里的铁路线路了。

尽管铁路对客运影响巨大,但受惠的更多是货运。

铁路的开通将它所连接的内陆站点之间的货物运输费用大大降低,让制造领域内实现规模经济成为了可能。

铁路的发明对华尔街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伴随着铁路线路的增加,铁路证券成为华尔街的主要品种,到南北战争爆发时,铁路股票和债券相当于美国证券的1\/3。

对铁路股票的疯狂投机与铁路本身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共同带领华尔街进入了一段非比寻常的历史时期。

电报的发明,在彻底改变人类信息传递方式的同时,也对华尔街证券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19世纪以前,除了靠人力传递信息外,人类唯一的通讯限于传递特定的单一信号。

及时准确的信息对证券市场来说至关重要。

有电报之后,纽约股市开盘价格传递到费城所需时间,从30分钟锐减至几秒钟。

在这一巨大变化下,华尔街对其他地区性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大大增强,这些地区迅速被边缘化,纽约一举确立了作为美国金融中心的地位。

这个时代的股市英雄,以丹尼尔·德鲁为代表,将畜牧行业的“掺水股”带进了华尔街。

1848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引发全美淘金热,一方面让整个国家的重心向西部倾斜,另一方面扩大了美国的货币供应并强有力的支撑起了美元,让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华尔街再度繁荣。

外国投资者大量涌入美国股市,购买美国铁路债券和政府债券,美国外债大量增加。

哈莱姆铁路和纽黑文铁路总裁罗伯特·斯凯勒,私自秘密印刷了2万股纽黑文铁路股票,并将“掺水股”脱手。处于牛市的华尔街,这类巨骗并不稀有。

1857年中期,在繁荣的经济背后,各种衰退迹象开始显现,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金融危机爆发。

这一年年底这场灾难过去的时候,纽约有一半的经纪商破产,华尔街一些革命性的变革即将在这短暂的消沉之后来临。

五、总结

从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作者的4个主要观点:

第一,纽约的崛起缘于它众多的天然优势。

拥有北大西洋最优良的海港地理优势,也秉承了荷兰移民世俗爱财的传统,但是它成为金融中心却并不是天生注定的。

第二,在数学意义上,一个自由市场准确地说就是一个博弈场。

但是与纸牌游戏不同,自由市场的博弈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自由市场中,长期来看,获得的利益总和将远远超过失去的利益总和。

第三,市场也需要成长的时间。

华尔街也是用了200年左右的时间,从投机盛行,欺诈猖獗,法律缺失,监管失位中诞生。

在1653年-1857年的200年间,经历了2次牛市,1次金融恐慌,1次经济萧条,1次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

当前A股相比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还不够完善,但是相对比下,1990才诞生的A股,目前只有三十多岁,还非常年轻。

换个角度看,A股只用了三十多年就走完了西方经济一两百年的过程,已经非常厉害了。

第四,保持清醒才能守住财富。

巴菲特曾说当别人贪婪时候我恐惧,正是他这种对股市清醒的认识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

美国历史上第一名现代投机者原型——雅各布·利特尔,四次破产,人生中既有一夜暴富的辉煌,也有倾家荡产的劫难。

金融泡沫也是由人性的贪婪所催生,而且它很脆弱,当它破碎时,高溢价带来的发财梦也随之而去,盲目追高参与的投资者就会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

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如果不能克服贪婪的本性,不能对股市保持清醒,亏损就成了大概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