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90之漫漫寻子路 > 第128章 咱们俩偷偷地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庆阳市这边的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孙爱民也要着手送儿子孙勉去马坊市上学的事情。

再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到了9月1日开学季,他回到庆阳市给儿子办好了户口,就与罗长耕家取得了联系。

罗长耕跟当地教育局的朋友打好了招呼,孙勉到马坊市后,可以顺利办理入学手续。

孙爱民跟袁洁说了自己的打算。在庆阳市,暂时不适合安排儿子与她及其他人见面。

那种被人监视的经历,让他们想起来十分后怕。尤其是对方不但换了自己的孩子,还要去害袁洁腹中的孩子,让他们摸不准对方到底想要做什么。

一旦他们知道儿子已经回了孙家,会不会再做出什么对孩子不利的举动?

所以他们必须要小心谨慎,直到淡出对方的视野。

在回老家刘王庄接儿子之前,孙爱民对袁洁嘱咐道:“你就在这里安心坐月子,我先把儿子送过去上学。等到我在那边安顿好了,就过来接你跟闺女。”

他又跟袁父袁母乃至其他庆阳市的家里人交代道:“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除了家里人之外,但凡有人来打听我去做什么了,就跟他们说我出去找孩子了。”

之后,他先去火车站买了第三天到马坊市的卧铺车票,然后去火车站附近的客运站买回老家县城的客车票,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下了车,又在车站找了一辆三轮车回刘王庄。

此时的孙家老两口正享受着带孙的乐趣。

孙爱民的大哥二哥都比孙爱民大了十几岁,孩子中最小的都已经上初中了。

姐姐孙爱华是老三,比孙爱民大了六岁,但是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夫妻二人看了不少大夫,都没瞧好。

家里人不是没劝过他们,趁着现在还有精力,领养一个,照顾大了,以后也好有个依靠。但是夫妻二人都不乐意,所以家中一直都是两口人。

短短几天的工夫,孙家人已经将小树,也就是现在的孙勉,捧成了团宠。

对于孙小好,孙家其他人可能还没那么大的意见,不过热衷于培养儿孙厨艺的孙老头就不一样了。

自从知道了那个孙小好是冒牌儿货,想起他仅有的几次回老家的表现,孙老头一直唉声叹气。

再看看现在这个聪明伶俐又懂事的亲孙子,又马上喜上眉梢。

他还以为是老孙家的根苗长歪了,好竹出歹笋呢,原来那歹笋压根就跟他们老孙家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对于亲孙子,孙老头是感觉怎么稀罕都稀罕不够,这几天是走哪带哪,不过对外人介绍孙子时,一直说是闺女最近抱养的孩子。

孙爱华是县城一名小学老师,趁着现在还没开学,也跟着在娘家住了几天,所以村里人对于这样的说辞也没有怀疑。

等到孙爱民到家的时候,孙老头正带着孙勉在家里的一块自留地介绍自己种的红辣椒呢。

现在辣椒还没成熟,不过不妨碍孙老头给孙子介绍辣椒的品种、生长条件以及特点。他还特意从家中拿出好几种红辣椒,有去年自己家种的红辣椒晒干的,也有从市场上买的。

他让孙勉观察这些不同品种的辣椒颜色、形状,介绍不同品种红辣椒的主要产地、用途等知识。

孙老头对孙勉说:“等会儿回家,爷爷就教你怎么用这几种辣椒做美食或者调味品。你要是不怕辣的话,还可以尝一尝味道。”

随后,他又像个老小孩儿一样,小声说道:“不过吃的时候可别让你奶奶看着,要不然她又该唠叨爷爷了...”

孙勉心领神会,回道:“放心吧爷爷,等奶奶出去串门了,咱们俩偷偷地吃,嘿嘿...”

爷俩愉快地约定好后,眼看着到了晌午,孙老爷子拉着孙子的小手,高高兴兴地往家走。

虽说是大厨,但是孙老头除了特殊情况之外,在家里是很少做饭的。最近亲孙子回来了,孙老头高兴,恨不得将自己一身手艺都马上传给小孙子。

尤其是这孩子脑子活分,手又灵巧,学东西的时候还十分专注,可比他那几个堂哥堂姐更好教。

加上听说小孙子还对中医学感兴趣,而且还遇到了十分有名望的老中医,愿意收他为关门弟子。

孙老头觉得,自己家那本传了不知道多少代的药膳食谱终于有发扬光大的那一天了。

中医学一直说“药食同源”,药膳实际上并不稀奇。但是要想让人通过美食来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却是十分困难的。

孙老头听故去的爷爷和父亲他们说过,他们祖上曾经出过御厨,这本药膳食谱便是那位御厨传下来的。据说是因为当时的皇帝比较注重养生,便让太医跟御厨联合研究了这本食谱。

只不过,经历过动荡年代后,家里的族谱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所以对此也无从考证。

这本药膳食谱之所以不能外泄,一是因为这是孙家的传家之宝,二是因为让学艺不精的人得到,可能会适得其反,由保健、救人变成害人。

因为孙家药膳食谱只是基本方,具体制作时需要因人而异,要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确定食材的种类、用量等。这样才能让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调理身体,治病防病。

等到孙老头跟孙勉回到家中的时候,过了几分钟,孙爱民也到了家。

孙勉见到几天不见的爸爸,十分想念。孩子虽然年纪小,但是谁对他好,谁对他坏,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来到孙家的这几天,他才真正体验到了来自于血缘亲人的关爱。

无论是爸爸,还是爷爷奶奶,乃至于孙家的其他人,个个都对他释放出了浓浓的善意,那种爱,是哪怕没有说话,没有行动,仅仅通过眼神就能让他深刻感受到的。

见着孙爱民,他已经不像初见时那样生疏,飞快地跑过去,扑到了孙爱民的怀中,甜甜地喊着“爸爸!”

孙爱民见着此时如此活泼又亲近的儿子,鼻头不由得一酸,差点哭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