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90之漫漫寻子路 > 第113章 小树的学校有着落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3章 小树的学校有着落了

“乖乖,这道菜做起来也太麻烦了吧?孙大哥,这么多步骤,看一回我都记不住,等会儿你能把步骤给我写下来不?”看着孙爱民操作,再加上对各个步骤的讲解,保姆小叶有些惊呆了。一个鱼还能做出花样来?就是不知道这样做出来能不能好吃。

“行啊,没问题。其实这也不算难,记住了一些基本常识,很多菜都是通用的。”

这时,鱼片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再加一点食用油拌匀,鱼片的准备工作就算是做好了。

随后,孙爱民拿过来三个西红柿,洗干净后在顶部切十字花刀,用开水冲烫后去皮,将西红柿切成小丁,装盘备用。

又根据罗家现有食材,准备了豆腐丝、青菜等几样配菜,开始起锅,先用油润一下锅,再放入大油(猪油)和花生油,将油烧热后放入鱼骨和鱼肉,进行煎制,同时给小保姆讲解道:“在做这一步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煎熟,不然吊的鱼汤会比较腥。”

一面煎好之后,孙爱民又将锅稍稍离火,手上稍微一用力,就来个漂亮的翻锅。刚刚锅里的鱼骨已经完全翻了一个面,竟然没有一点散乱。

罗长耕媳妇跟保姆小叶都忍不住惊呼一声。罗长耕媳妇这时候不吝赞美之词:“小孙啊,你这功夫一看就不是一时半会儿练成的,今天我不光有口福,还饱了眼福喽,哈哈哈哈...幸亏我们家那几个孩子不在家,不然这点儿鱼肉还不够他们抢的!”

此时,厨房里一片欢乐的气氛。

孙爱民又在锅中加入葱姜蒜等材料去腥,加入了适量的开水,开大火开始熬制鱼骨汤。

过滤掉鱼骨后,得到半盆奶白色的鱼骨汤。

他又将配菜焯水后捞出,装盘垫底。在锅中加入适量油,加入葱姜等调味食材煸炒出香味儿,将西红柿丁倒入锅中,用中小火炒至软烂出汁后,倒入鱼骨汤继续熬制五分钟。

随后,他使用笊篱捞出汤中葱姜等材料,加入白胡椒粉、食盐等调味料调味,将鱼片一片片抖散下入锅中,熟后起锅关火。

孙爱民将锅中鱼片连带着茄汁鱼骨汤倒入到装好配菜的深盘中,撒上一些芝麻、葱花和蒜末,烧一点热油淋在上面,激发出葱蒜的香味儿。

这样,一道红亮诱人的茄汁鱼片就算完成了。

罗长耕媳妇又忍不住赞叹道:“小孙啊,你这做出来的不是菜,简直是道艺术品啊!我真怕多吃两回你做点菜,家里的家常菜都要难以下咽了!”

保姆小叶赶紧附和道:“就是就是,孙大哥,我长到二十来岁,都还没听说过做菜还有这些讲究和门道。”

她又信誓旦旦地跟罗长耕媳妇保证道:“阿姨,您放心,我以后肯定会勤练厨艺,尽量让你们吃饱吃好的...”

这道菜处理起来看似步骤多又麻烦,不过孙爱民各个环节都又快又稳,从处理鱼到最后出锅,也不过才二十几分钟。

中间熬鱼骨汤的功夫,他还顺手做了一道清炒菜心,一道酸辣土豆丝,再加上小叶用砂锅炖的虾仁粉丝白菜煲,还有凉拌海蜇丝、冬瓜汆丸子,晚饭的菜就算是齐全了。

餐桌摆好后,罗长耕媳妇又去一楼的主卧将婆婆扶了出来。

老两口的卧室在一楼,书房在二楼,老爷子没什么事的时候就喜欢到楼上的书房研究研究医书,练练字画。

儿子儿媳都说把书房搬到一楼,老爷子不同意,非要说自己上下楼就当锻炼腿脚了。

老太太比罗老爷子大了两岁,现年92岁了,在1997年乃至二十多年后,这老两口都算是高寿的。

老太太的精神头没有老爷子好,平时爱犯困,腿脚也有些不太利索。虽然守着一个名中医,也难以解决年龄导致的衰老问题。

老太太见家里来了客人,十分高兴,招呼小树坐到自己身边:“来,孩子,坐太奶奶这里来!”

等小树十分听话的坐过去后,罗老太太又问大儿媳:“这就是老二说的那个小神童?哎呦,这孩子长得咋这么俊呢?”

钱小树被老太太夸“小神童”,还有些不好意思,稚声稚气地说道:“太奶奶,我不是小神童,我就是跟罗爷爷学了一段时间中医,觉得这件事比较有意思而已...”

老太太哈哈笑道:“好好好,不是神童,不是神童,不过咱们可以通过努力赶上神童,甚至超过神童...太奶奶可提前告诉你啊,别看老头子笑嘻嘻的,等你真当了他徒弟,他那倔脾气就该暴露了,到时候可别哭啊...”

罗老爷子一听这话可不乐意了,立马反驳道:“老婆子,你可别拆我的台啊。要是把孩子吓跑了,你可得赔我个一模一样的...”

两位老人在饭桌上斗嘴,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时,门口传来了动静:“今天啥事这么高兴啊?老远都听到你们的笑声了!”

是罗长耕回来了。本来他说今天有事要晚一些回来的,不过事情临时取消了。

罗长耕媳妇赶紧招呼他洗手吃饭:“快去洗洗手,今天有好菜,咱们有口福了!”

一众人都落座后,开始动筷子。罗家人招呼孙爱民和小树父子俩:“到家里别客气,随便点。老二大致把你们爷俩的事情说了说,哎,孩子能找着真是不容易。”

罗老太太像个自家长辈一样地唠叨着,想起从二儿子那里听来的故事,她又不禁有些伤感,赶紧给身边的小树夹了些菜放在碗里,说道:“小树啊,把这里就当成自己家,多吃点,长得高高壮壮地!”

小树点点头,礼貌地回道:“嗯,谢谢太奶奶!”

罗长耕媳妇看老太太一句话让气氛一时有些沉闷,赶快打圆场:“来,大家都尝尝这道茄汁鱼片。要不是小孙来家里,我都不知道做个鱼还能有那么多道工序。”

听了她的介绍,罗家几人都赶快动筷子夹起鱼片放入嘴里。鱼肉滑滑嫩嫩,稍微咀嚼一下就在口腔中化开了。由于做了去腥处理,尝不出一点鱼腥味儿,但是鲜味儿却完美地保留了下来。加上西红柿的酸甜口感,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几人都对这道菜赞不绝口。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大家说说笑笑,吃饱喝足,时间已经快八点钟了。

席间,还提到了小树要上学的事情。这正是孙爱民最发愁的,如果小树确定跟随罗老爷子学医,必然要长期在马坊市生活。这样的话,就要在当地给他找个学校,现在,孩子的户口问题最为棘手。

不过罗长耕十分热情,主动应承下来帮小树找学校的事。他认识教育局的领导,对孙爱民来说非常棘手的事情,对罗长耕来说,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孙爱民内心对罗家人感激不尽,这份恩情,他一定会想办法去报答。

吃过饭后,又说了一会儿话,孙爱民准备起身告辞:“时间不早了,我跟孩子就不打扰了。这两天我要回一趟老家,孩子要等几天才能过来跟罗老您学习。”

罗老太太发话道:“外面天都黑了,要不你们爷俩就在这住一宿明天再走。家里有客房,地方够住了。”

孙爱民礼貌地回绝道:“这里坐车挺方便的,现在时间也还不算太晚。我们在宾馆定了房间,还有两个兄弟在那里,要是不回去的话,他们要担心了!”

“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就不留你了!路上当心啊,老大媳妇,你去送送小孙爷俩!”

罗长耕媳妇也是个热心肠,一直将孙爱民父子俩送到小区门口,看着他们上了出租车才转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