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个是某师团长的闺女,帝国大学的军医,一个是某县知事的女儿,倭国的县地位比市高得多,也算是中高级文官,还有一个是某议员的孙女,还有一个是皇族的。

这些人出现在这里,说明,日军第二军司令部认为,骑兵第四旅团和坂田联队的强强联合,一旦能够轻松打败中眺山东边的中国军队,取得巨大胜利。

这些高官家的千金们能来这里,也还是来镀金的。

可惜,全部成了俘虏。

这些医护人员,都是顽固的侵略分子,如果是和国军正常交战,看到形势不利,早就剖腹自杀了,绝对不会成为国军战利品。

下载,她们不仅成了俘虏,还对李奕敬若神明,哈衣哈衣地鞠躬,媚笑,百依百顺。

虽然长得不是多磕碜,也不是李奕稀罕的类型。

让她们组成李奕部队医护队。

还有一些倭国本土慰安妇,按照军功分配原则,分给四个团队,给一些没有娶妻的官兵当老婆。

因为李奕允诺过。

这也是兑现诺言,激励普通士兵的原则。

在村落里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四处宣传封门口之战的功勋,还将东河村鬼子兵站的鬼子尸体都拉出去暴尸,让百姓们观看。

一些娶到了倭国女人的士兵,也带着倭国老婆儿,耀武扬威地宣传。

兵站缴获了三十多匹大洋马,几辆卡车,全部拉出去游行示威。

一天时间,就招募了600多周围村落的百姓们,先发给三个月军饷作为安家费,这些钱都从缴获的鬼子那里一部分实物来计算,粮食,皮靴,皮带,罐头等等。也有部分是军长发给的一个月全师整编数额的军饷中提取的。

有钱,有吃的,能打仗,靠谱,谁不愿意?

很多人来当兵,被媳妇和爹妈又强行拉回去了。

要不是,一天就能招一千多人。

途经清风岭,李奕带着步骑兵,耀武扬威地进入山寨,可把那些人吓坏了,以为国军又来报仇了。

让阮凤妮喊话,大家都出来。

“啊?你?”

大家都惊呆了。

李奕一身国军军官制服,高头大马,带着几十名骑兵,人人都是洋刀,洋枪,扎着腰带,脚蹬鬼子的夏天胶靴,可神气了。

“师长驾到!列队欢迎。”十几名鬼子医护兵白白胖胖,跟着呼喊。

几百名步骑兵阵容强大。

梅梅带着全部山寨的人都出来了,“哪位是师长?不会是你李奕吧?”

补充团长周鼎冠可是个读书人,教书匠出身,聪明着呢,“这位就是我们的师长,国军在中眺山驻扎的某军军长亲自邀请任命的,国民革命军某师师长,少将军衔,正式军服尚未下达,这是上校军服。”

所有人都围过来了,几个现在山寨的场面话事人,嫂子荷花和婶婶,白杏等人,一个个眉开眼笑:“厉害!果然厉害,几天不见,当了这么大官儿,我们清风寨风水好啊。”

李奕不是来骚包的,而是邀请清风寨的人全部来参加国军。

有军饷可以保障生活,总比当土匪强很多。

名正言顺,也不会再遭到国军歧视和打压,全民族抗战!

梅梅答应了。

李奕任命梅梅为清风岭部队的连长,这里的部队,除了极少数老弱病残继续留守外,年轻男女大多编制进入过几年序列。

120人的一个连队,继续留守清风岭一带,平时耕作山下的田地,强化训练,侦查周围敌情,随时通报。

李奕配给他们一部缴获鬼子的电台,让熟悉电报的阮凤妮留下当电讯科长。

一路东进,返回三心县城。

县城里人心惶惶,最能打的主力走了,都担心小鬼子前来报复,李奕等人接近,他们吓了一跳,赶紧备战。

等弄清楚情况,全城军民都出来迎接。

很多人痛哭流涕。

一些妇女不断打听自己男人和孩子的情况,找不到人就哭的死去活来,听说还活着,就眉开眼笑。

哪些牺牲的烈士家属,都能分发到一笔抚恤金,还有被熏烤保存的马肉,罐头等等,多少是一些安慰。

这座县城和周围的村落,是不能再呆人了,小鬼子时刻都会来报复,又是平原地带,无险可守,鬼子再来,一定是航空轰炸和重兵云集,甚至使用毒气弹生化战武器,非常残酷。

将百姓们疏散向西面,县城周围至少十里不许有普通百姓存在,如果真不愿意走的,可以少量存在,挖掘地下坑道作为藏身之地。

李奕的话被迅速广而告之,被执行。

县城和周边的村落,因为可以得到军饷补助,先后有七百多新兵,加上原来留守的三百五十多人,一半人拨给封门口的师部训练基地,李奕部队留下九百人左右。

派人送新兵和家属去封门口,又将那里缴获的鬼子多余武器弹药,送一部分到县城来。

立即就展开军事训练,正规化训练。

三天时间,李奕亲自率领的补充团走入了正轨。

这三天,李奕费尽心机教授官兵各种技战术,为了加快理解遂行能力,他分门别类教授不同的军官,让他们再互相教学。

这些天,一直不见鬼子报复,说明鬼子被打怕了,正在恢复元气中。

李奕可不能给鬼子机会。

带着一个连的部队,根据情报侦查,向敌人东面逼近。

华庆城,距离三心县城三十多里的县城,驻扎着鬼子一个步兵小队,伪军一个师!

两千多人的日伪军,全面收缩,在县城一带严密防守。

他们还驱赶百姓们,从县城不断向周围村落,开辟了宽敞的官道,挖掘封锁沟,施行村寨联保,在县城西面,设置了三道防线,驻扎着数量不等的兵力。

得到敌情,李奕决定,将这一带的日伪军全部消灭!

一天夜里,一个连的部队追随李奕出发,到了八里外的一个村落,这里,被日军监控的伪军一个连驻扎,整个村子都被改造成了一个巨型堡垒群。

这里的日军顾问藤野军曹,得意洋洋地派一个百姓送信给李奕:“你们有种就过来进攻,皇军能让你们来一个死一个,一个团两千人都拿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