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清穿之胤礽阿玛听我心声 > 番外 每个人的小圆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弘晳万万没想到胤礽真的能将他留下监国,自己带着一群人去蒙古巡视。

城门上,弘晳目光哀怨地望着出行的队伍越来越远,直至对方消失在视线之中时方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一旁的张全低声劝说道:“爷,皇上将雍亲王也留下来与您一同监国,您要是心里难受不如将国事交给雍亲王,自己出去玩啊。”

弘晳无语地看了一眼张全,“你觉得四叔能放我走?”

他只是年纪小不是脑子傻好吗?

四叔如果真的敢在这个时候将他放走自己留下来处理朝政,一定会被人视为伺机篡位,到时候就算是自己的皇阿玛再信任四叔,怕是也难逃言官的嘴。

回宫的路上,见着奴才急匆匆的跑来,“大皇子,二皇子爬到树上不下来了。”

弘晳皱眉,跟在奴才的身后朝着后花园走去。

二皇子指的是弘晋,他也是今早才知道,皇阿玛带了一群人去蒙古,唯独没带弘晋。

说是将小弘晋留下来与他作伴。

哼哼,就是嫌弃弘晋年纪小,怕惹祸才留下来的。

弘晳离老远就看见一群宫女太监外加侍卫正围着一棵树,大家都仰头看去,只见树上坐着一个小奶团子,大脑袋晃晃悠悠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弘晋,你怎么爬上去的?”

弘晳一出声,众人立刻让出一条路来。

自从胤礽登基之后,弘晋就成了后宫的小霸王。

无外,主要是因为当今皇上只有两位皇子,大的已经娶妻并且还没有子嗣,小的就是眼前这位正值讨狗嫌年纪的小霸王。

如今后宫最大的是皇后,但因后宫的子嗣实在太少,皇后更是不可能因着一点小事就对小霸王如何。

于是,在其母妃的纵容下,小霸王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哥哥弘晳。

“哥哥”弘晋刚刚还是一脸嚣张的模样,现在见着弘晳来了,立刻就变成了小怂包。

弘晳背着手走到树下,抬眼看去不怒自威。

“树上好玩吗?”

弘晋抿了抿唇,有些害怕地嘟囔,“好玩。”

“在树上玩什么呢?”

弘晋大眼睛转了转,小小的脑子迅速开始找理由,恰好看到不远处的树枝上落了一只鸟儿,立刻说道:“看鸟。”

弘晳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任何发怒的意思,“既然如此,那你就在树上好好看吧。什么时候到了用晚膳的时间,什么时候再下来。”

弘晋张了张嘴,看了逐渐远去的背影,整个人都懵了。

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不让他下去了吗?

小家伙眨巴眨巴眼睛,弓着身子就要往下跑。

张全硬着头皮劝道:“二皇子还是别下来了,大皇子刚刚的意思就是让您一直在树上坐下,不到晚膳时不许下来。”

张全也很头疼。

大皇子总是这样温温柔柔的就把人给处置了。

如今皇后和二皇子的母妃淑妃都被带出去巡视了,眼下整个皇宫还真没有人能和大皇子叫板。

弘晋一听这话“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扯着嗓子开始喊。

“我要见哥哥,我要下去。”

张全垂着脑袋不语。

毓庆宫正殿,弘晳批阅奏折,耳边时不时有人汇报弘晋的情况,直到张全跑了进来。

“爷,二皇子一直在哭,现在嗓子都哭哑了。”

弘晳面不改色,“没事,哑了就吃药。”

小屁孩整日的作天作地,先前有各位长辈在宫中,他也不好出手管教。如今后宫他最大,正好借机会好好管教一下弘晋。

他们虽然不是一个母妃的孩子,但整个后宫就他们兄弟二人,他也真心希望这个弟弟以后能够平平顺顺、健健康康。

但前提是,他自己别作死。

张全知道自家主子的意思,但怕这么僵持下去就会落下口舌,还是劝说道:“爷,这件事要是被外面的朝臣知晓,怕是会说您的是非。”

弘晳抬了抬眼,“说了又如何?”

张全一时语塞。

也是,说了又如何?

思及此,张全也不再劝说什么,躬身退了出去。

片刻后,正在批阅奏折的弘晳只觉得眼前有一道阴影扑面而来,抬头就看见雍亲王一脸笑意地走了进来。

“四叔,您怎么来了?”

弘晳一脸欢喜地起身迎了过去,“四叔可是有事?”

弘晳拉着胤禛的手在一旁坐下,又亲自为其斟茶。

胤禛笑看着弘晳做这一切,只觉得这孩子被教养的是真的好,再回想起弘历曾经与他说过的那一切,只在心里默默地叹气。

幸好眼前的这一切是这么的美好,而不是弘历所说的那个模样,不然即便是他登基成了皇上,心里怕也是不好受的。

“皇上临走时曾嘱咐我,朝廷的一切事宜都由你来做主,若遇见你拿捏不准的事情时,再由我来出面。”

弘晳思索了片刻,试探地问道:“侄儿并未真正的处理过朝政,如今批阅的奏折也都是一些小事,真正遇见了麻烦肯定还是要由四叔来处理的。”

胤禛却是笑着喝了口茶,缓缓地说道:“你应该知道,你皇阿玛对处理朝政也没什么兴趣,只是从出生开始就是太子,一路走来可谓是如履薄冰,能走到如今这一步也算是完美。可即便如此,私心里他还是那个喜欢游山玩水、喜欢坐在树荫下乘凉之人,而不是将自己埋在成堆的奏折之中。”

弘晳沉默地听着这番话,他自然听得出四叔的意思,可是……

“四叔,皇阿玛从前因为要注意与皇玛法的关系,所以日子过的并不算悠闲。如今他为帝王,还不是什么事都可以顺着他?”

胤禛苦笑着摇了摇头,却终究没有再多说这件事,而是转移了话题。

“来时的路上听说弘晋惹祸了?”

弘晳苦笑,将事情说了一遍,胤禛听完哈哈大笑。

“你啊,可是比你皇阿玛手狠。”

弘晳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次若不给他点教训,日后指不定惹出什么祸事呢。”

“对了。”弘晳喝了口茶,忽然问道:“侄儿听说四叔将弘昼扔到了十四叔的军营?”

胤禛点了点头,想到自己那个顽劣的儿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那个孩子太皮了,实在是不好管教,干脆就扔给你十四叔管教了。”

弘晳看着胤禛提起十四叔的表情不再似以往那般紧锁眉头,心里也跟着偷偷高兴。

自从十四叔大婚后,四叔和十四叔的关系缓和了不少,至少明面上看起来不再是剑拔弩张,听说私下里两位福晋的关系很好,想必也是有各家爷的嘱咐。

“侄儿觉得弘历这些年成长了不少,不仅心情豁达了几分,就连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增多,想来是与九叔在一起还是很快乐的。”

今年年初,弘历就被安排在了胤禟的身边处理海外贸易相关事宜。

主要是弘历的脑子好使,鬼点子多,加上这孩子极其聪明和好学,不论是对洋文的学习还是海外其他国家事务的掌握,时不时就能让胤禟发出惊叹。

上个月更是被胤禟以贸易使的名义派到海文巡查贸易,这一出去怕是要几年才能回来。

提起这个儿子,胤禛的脸色变了变。

先前他与胤礽坦白时,还以为胤礽会找个由头将弘历处死。

可结果却是,胤礽只是以一种权力软禁的方式将弘历养大,然后再根据他重活一世知道许多事的能力,将他派给了胤禟。

这样一来,既能全了自己与胤禛之间的兄弟情谊,也不用担心弘历会利用自己的先知而做出一些不利于皇室的事情。

对于胤礽的这份心胸和头脑,胤禛表示叹服。

也正是因此,他回府之后便与弘历彻夜畅谈了一次,未来到底走哪条路,让弘历自己选择。

几日之后,弘历便不小心感染了风寒。

病好之后,他的眼中便再无阴谋算计,取而代之的是这个年纪的孩子该有的纯真与可爱。

胤禛已经不想去追究太多,全当是弘历自己做好了选择。

倒是一直傻乎乎的弘时,种痘得了场大病之后,反倒是靠谱了几分。

做事不仅稳重了几分,说话也不再似从前那般没脑子。

“四叔,侄儿想把弘时安排在礼部,正好年底宫宴时也好让他锻炼锻炼。”

胤禛笑着点头,“那本王便替弘时谢谢弘晳了。”

初入仕途便能操办宫宴,可谓是给足了面子。

一番闲聊过后,弘晳亲自送胤禛离宫,随即又拐到了树下。

原本是想看看小家伙是不是还在哭,却发现没长心的小混蛋竟然开心的咯咯笑。

离老远就能听到他的笑声,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好笑的事情。

待他走近一看,小家伙正坐在树上啃鸡腿,树下有小太监还时不时地询问要不要喝水。

弘晳满脸的黑线。

什么意思?

当这是野炊呢?

张全看自家主子的脸色不对,轻咳一声,树下的一群人立刻看了过来,见弘晳面色不善地走来,全都垂下了头。

坐在树上的弘晋下意识地就想藏自己的鸡腿,许是他动作幅度有点大,一个不小心大头朝下就栽了下去。

就在宫女和太监惊呼声中,弘晳大步冲了过去,一把将小屁孩接在了怀里。

“嘻嘻,哥哥好厉害。”弘晋像是感受不到危险一般,抱着弘晳的脖颈嘿嘿笑,气得弘晳反手就开始打屁股。

弘晋哪里想到弘晳能打他,急的嗷嗷直叫,身边的太监和宫女全都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

直到弘晳打累了方才停手,抱着哭红了眼的小屁孩回了毓庆宫,直接丢给了青青。

“好好教训这个小屁孩。”说完,就去了前院。

青青无奈地摇头。

小屁孩都被打成这副模样了,还要怎么教训啊。

于是,叔嫂俩大眼瞪小眼,最后还是弘晋嘿嘿一笑,青青才松了口气。

胤礽出行将半数的朝臣都带走了。

除夕宫宴时,弘晳难得看到大殿之上有些萧条的景象。

今儿个这场宫宴是青青操办的,也是她第一次操办如此盛大的宴会。

眼见着宫宴完美结束,青青紧绷的心弦刚刚松懈下来,就觉得肚子开始不正常的疼。

嬷嬷检查过后,立刻喊了起来,“快准备接生,大皇子妃要生产了——”

当夜,刚洗漱完准备要休息的弘晳一个激灵就冲了出去,待他赶到后院时,就见原本该休息的小院早已灯火通明。

太医们都拎着药箱在院子里严阵以待,产婆和宫女们全都在屋内忙活着。

弘晳刚刚赶到,张全就将里面的情况一一叙述出来。

“爷,大皇子妃刚刚有生产的迹象,据说还得有一会才能生出来。不如您先回去休息,待生产结束后奴才第一时间告诉您。”

弘晳狠狠地踹了他一脚。

“张全,你这差事当的愈发好了。如今母后等人都不在宫中,大皇子妃这个时候生产难保有些事情做的不周全,如今爷在这个时候离开,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张全不敢再乱说话,只得安安稳稳地守在弘晳的身边。

从凌晨一直守到天明。

待天边浮现出鱼肚白之时,产房里传来了一声啼哭。

随后就听见宫女从里面跑了出来,满脸的喜色,“恭喜大皇子,大皇子妃生了一位健健康康的小阿哥。嬷嬷正在给小阿哥擦拭身子,稍后就能抱出来了。”

弘晳瞬间松了一口气,“皇子妃如何了?”

宫女满脸含笑,“大皇子放心吧,皇子妃也很好,就是生产太过劳累,现在昏睡过去了。”

话音刚落,嬷嬷就抱着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可爱走了出来,“恭喜大皇子,是个健康的小阿哥。”

弘晳接过孩子仔细看了看,与他上一世的孩子一模一样。

还是这个皱皱巴巴的小家伙,还是一样健康平安的小可爱。

“好,很好。毓庆宫上前宫人赏三个月月钱,接生婆赏白银一百两,太医赏白银一百两,其他近身伺候的宫女太监皆赏白银三十两。”

“谢主子恩典。”一群人呼啦啦地跪了下来。

弘晳抱着皱皱巴巴的小可爱,只在心里默默地期待着,不知这一世这个小可爱会叫什么名字呢?

此时的胤礽等人早已到了蒙古。

胤礽拿着八百里加急的信笺看了看,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

一旁吃花生的康熙见状假装不经意地问道:“何事笑的这么开心?”

胤礽直接将信笺递给了康熙,康熙对胤礽的举动很是满意,接过信件一看,整个人都弹了起来。

“弘晳有了儿子?”

胤礽看着康熙直接原地起跳的模样忍不住扶额,“皇阿玛,您稳重一些。先前腰扭了之后就一直没好利索,您可不能再这样一蹦一跳的了。”

康熙不悦地瞪了他一眼,“朕哪里是一蹦一跳,朕是开心。”

胤礽笑着附和,“是是,皇阿玛开心,皇阿玛老开心了。”

对于儿子的揶揄,这一路上康熙早已经习惯了。

转了转眼珠,康熙看向胤礽,“这是弘晳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你的第一个孙子,你打算取什么名字?”

胤礽压根没上当,直接将皮球踢了回去,“还是由皇阿玛来取名字最好,也算是那孩子的福气了。”

康熙又是一脸的满意加骄傲,思索了半晌后,说道:“就叫永琛吧。”

胤礽想也没想就点头,能得康熙赐名绝对是那个孩子的福气。

“稍后儿子就派人将赐婚一事告诉弘晳。虽然满月酒咱们是赶不上了,但是明年孩子周岁时,可以大办一场。”

康熙赞同地点了点头,“就这么定了。”

三月的草原还有些冷,但马上就要到康熙的生辰了。

这次的生辰要在蒙古过,也算是给蒙古表现的机会和恩典。

为此,蒙古各部落可谓是忙活的不轻,几乎是使尽了浑身的解数。

这其中有偷偷前来询问胤礽的意见和建议的,还有偷偷去皇后那里找小道消息的。

可一番折腾下来,任何消息都没有探到。

寿宴当日,康熙耍性子非要去骑马,胤礽拗不过他,只能答应。

草原上还有薄薄的雪,父子二人骑马慢悠悠的闲逛。

康熙年纪大了,不能再驰骋纵马,而胤礽则是从小就对骑射不太感兴趣,以前在围猎时也总是骑着马在队伍后面晃悠。

“皇阿玛,您打算什么时候返京?”

康熙想也不想就说道:“明日休整一天,后天返京。”

胤礽有些吃惊,“这么着急?”

康熙微微一笑,看着远方的景色慢悠悠地说道:“咱们快点往回赶,争取在宫里为你庆贺生辰。”

胤礽先是一怔,随即觉得眼眶一热。

不论皇阿玛身居何位,他永远都是皇阿玛心底最重要的人。

一番溜达过后,父子二人回了营帐。

此时的生辰宴已经在皇后等人的操持下准备的差不多了,只待康熙和胤礽上桌便直接开始。

此次庆贺,还特意将端静叫到了身边,以示对她和科尔沁的恩宠。

端静知道青青生了一个小阿哥后也很是开心,这次见面对康熙和胤礽更是愈发的恭敬了,就连对待皇后都十分的客气。

“姐姐,朕听说你在科尔沁生活的很好,不仅手握政权,就连噶尔藏对你也是千依百顺。”

端静听后很是爽快的大笑起来,“保成,你都开始笑话起我来了。”

在宫里是,端静是个性子温和的公主,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公主嫁到蒙古之后,不仅笼络住了夫君的心,更是掌了科尔沁的权利。

不仅仅是她,下嫁到蒙古巴林部的荣宪公主亦是如此。

“我们作为公主能在草原过的好,还是要仰仗父兄们在宫里给力。以往每到年节,皇阿玛都会派人送好多东西过来,不仅仅是赏赐更是对草原部落的一种敲打。”荣宪公主直爽地说着。

“如今新皇登基,对我们这些姐妹依旧如此礼遇,那些草原部落的人更是不敢小瞧我们。”

端静也跟着点头附和,“即便他们不上赶子巴结,也没人敢使坏。”

胤礽表面上笑的和善,心里其实很明白,大家就是互惠互利、互相利用。

出嫁的公主们需要宫里父兄的帮衬和看重,同样,皇室也需要远嫁公主们提供相应的线索。

尤其是荣宪公主和端静公主这般在当地掌握实权的,对朝廷的用处就更大了。

“咱们难得见上一面,又正好是皇阿玛的寿宴,咱们可得好好喝上几杯。”

胤礽说完,大家共同举杯朝着被蒙古各部落首领围住的康熙走去。

老爷子心里美滋滋的与一群人聊天,如今又看到自己的优秀的儿女朝着自己走来,心里别提多么自豪了。

于是,几轮敬酒下来,康熙有些受不住了。

胤礽亲自将康熙送回了营帐,又找了太医送来了醒酒汤,亲自喂他喝下见他睡着之后方才离开。

这一次巡视蒙古,老爷子虽然很开心,但许是年纪大了,身体越发的感到困乏,到了蒙古之后更是有诸多的不适感。

“皇上,皇阿玛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瓜尔佳氏为胤礽更衣,随即说出自己的担忧,“皇上想何时启程返京?”

胤礽叹了口气,“皇阿玛的意思是休整一天之后就返京。”

顿了顿还是说道:“皇阿玛想在朕生辰之前赶回京。”

瓜尔佳氏的手一顿,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

即便二人不明说什么,可如今瞧着康熙的状态心里都十分的担忧。

既怕路途遥远太过颠簸,又怕真有状况而不能及时返回宫里。

夫妻二人想着此事心里就忍不住纠结,从启程返京一直纠结到銮驾回宫,彼此这才松了口气。

康熙的意思是回京之后直接回行宫,但胤礽以思念皇阿玛为由,硬是将康熙留在了养心殿。

去的时候用了两个月的路程,回来紧赶慢赶还不到两个月。

众人回宫的第一件事就是见到了胖墩墩的永琛,这名字是康熙取的,八百里加急送回宫的。

弘晳看到名字的那一刻就忍不住失笑,到底还是这个名字。

康熙对永琛很是喜爱,抱在手里掂了好几下这才交到胤礽的手里,“这小子比你当时可胖多了,你生下来时身子弱,像只小猫。”

胤礽抱着永琛忍不住失笑。

这小子的分量可是不轻啊,自己抱着都有些费劲。

瓜尔佳氏抱着永琛忍不住说道:“这孩子看起来和弘晳小时候一模一样,都是白白胖胖的。”

弘晳老脸一红,胤礽却是哈哈大笑。

“是啊,弘晳小时候胖墩墩的,长大了就抽条,弱不禁风的模样。”

弘晳忍不住挠头,自己再如何也不至于弱不禁风吧?难道是将他与九叔放在一起比较?

想到九叔胖如小山的模样,弘晳还是摇了摇头表示拒绝。

康熙看了一会孩子就表现出了疲惫,胤礽见状便让众人先行离开,他自己则是留下来照顾康熙。

康熙自从退位之后一直在行宫里住着,平时很少叫胤礽去见他,像是与从前那个一日不见就要写三封信的皇帝判若两人了。

但胤礽了解康熙对自己的那份心,基本上三天都会去一次行宫,平日里也会让弘晳去探望,保证老爷子面前永远都不缺探望的人,主打的就是一个不让老人家感到孤单。

但蒙古之行,父子二人又回到了从前那种吃住都在一起的模式,康熙也开始表现得越来越依赖胤礽了。

有一次生病吃药时硬是耍脾气,不论梁九功如何劝都没用,最后还是胤礽出马,只是哄了两句便让老爷子乖乖就范。

如今看到老爷子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胤礽便将一半的心神都用来照顾老爷子。

每日除了上朝,就连批阅奏折的事情都交给了弘晳,而他自己则是下了朝就陪老爷子在一起逛园子喝茶,很是惬意。

康熙一直听话的留在养心殿居住,可入了十一月便嚷着要去畅春园,不论胤礽如何劝说都坚持己见。

不得已,胤礽便将朝中要事交给弘晳去处理,自己和其他几个兄弟留留在畅春园里陪着康熙。

此时的康熙已经有了大限将至的病态,他的脸颊和身体越来越瘦,甚至没什么皮肉了,饶是心粗的老大见状都忍不住偷偷落泪。

胤礽更是整宿整宿的睡不着,黑天白天的守在康熙的床边,就像小时候康熙守在他的床边一模一样。

他看着康熙越来越微弱的呼吸,感受着他的生命在自己的眼前逐渐消失。

可生命就是如此戏弄人,不论胤礽如何照顾、不论太医们如何把脉,十一月十三日这一天,康熙最终还是握着胤礽的手离开了这个世界。

太上皇驾崩,举国哀痛三个月。

灵柩按着康熙的遗愿放在了畅春园,胤礽每天除了睡觉基本上都在灵堂烧纸磕头。

不论兄弟们怎么劝说让他休息,他都像是没有听见一般,只是沉默地坐在灵柩前不知在想着什么。

夜深人静时,弘晳将胤礽扶着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小心翼翼地劝说道:“皇阿玛,这一世您与皇玛法的感情可谓是善始善终,皇玛法即便是驾崩前,显然也没有任何可懊悔或是眷恋了。”

胤礽慢慢地转动着眼珠,“上一世,皇阿玛也死在了畅春园吗?”

弘晳点了点头。

“皇玛法上一世也死在了畅春园,听说当时还想去咸安宫探望您,但是路走到一半身体就受不住了,后来又返了回去。”

胤礽默默地听着弘晳的话,脑子里在设想着那种画面,可这一世自己与康熙之间的关系是真的父慈子孝,倒是无法想出带着遗憾入土该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康熙的丧仪办完之后,胤礽就火速颁布了禅位圣旨,就像当初康熙突然炸雷一般,此时的胤礽在朝堂上骤然降旨,不仅是大臣们一片错愕,就连弘晳自己都是满脸懵。

皇阿玛禅位之前还会找皇阿玛聊一聊,为何皇阿玛禅位之前什么都不说?

不对,说了。

昨晚父子二人坐在一起喝了点小酒,聊了一下人生以及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然后就没了。

想来,昨晚在聊对外面世界向往时,皇阿玛就已经做好了禅位的准备吧。

弘晳心里这么想着,面上却是没有任何的波动。

礼部官员也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能接连举行两次禅位大典,还真是经验丰富。

禅位大典结束之后,胤礽装都不想装了,直接将龙袍换下,拎着事先收拾好的包袱就离开了。

坐着马车拎着包袱离开了皇宫、离开了京城。

弘晳知道这个消息时有些懵,半刻钟前他还吩咐张全准备膳食,晚上他要与皇阿玛一同用饭。

没想到,饭还没好,皇阿玛就走了。

没有嘱咐、没有告别就这么离开了。

弘晳沉默地坐在龙椅上不知在想什么,直到青青得知消息前来安慰他时,他才从沉默的悲伤中回过神来。

接下来的几天里,直亲王、雍亲王和怡亲王先后以各种理由请假,有说身体不舒服需要静养半年、有说微服私访去民间考察的,最夸张的是直亲王,折子上就俩字:请假。

最后,毫无意外的,几个人结伴出京去寻找他们那位早已到达浙江的好兄弟。

弘晳听到暗卫禀报时也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罢了,他们都是去陪自己的皇阿玛。

有这些叔伯陪在皇阿玛的身边,他也是放心了。

只是苦了他,朝中的得力干将一下子走了三个,而他的那些兄弟们还都未能成长起来,朝中大小事务全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以至于登基将近半年,他只去过后宫不到十次。

“皇阿玛……”软糯糯的声音响起,弘晳循声望去就见永琛迈着小短腿跌跌撞撞的朝他走来。

弘晳立刻放下手中的狼毫,起身迎着小家伙走去。

“永琛,是想皇阿玛了吗?”

弘晳最近很忙,忙的有十几天没见着永琛了。

“皇阿玛瘦了。”永琛指着弘晳的脸颊不开心的噘嘴。

听他这么说,弘晳只觉得惊讶,目光扫到随后而来的青青时,忍不住说道:“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朕瘦了,是不是你常在他身边念叨?”

青青捂嘴偷笑,“这事怎么能怪妾身呢,这孩子也是长眼睛的,自己自然会看。”

弘晳被噎的说不出话来,抱着孩子玩了一会才看向青青,“今儿个怎么想起来乾清宫了?”

平日里青青是不来这边的,即便是有什么需要和他商量,也都是派人来传话。

“今儿个听太后娘娘说淑太妃被弘晋气到生病,便想着应该给弘晋找个厉害的师傅才好。”

弘晳听说这件事了。

据说是弘晋在路上跑的太快刹不住脚,一头栽进雪坑里,吓得淑妃直接病倒了。

身体好转之后便求到了太后那里,直言要为弘晋找个厉害的师傅好好管教他。

太后如今已经不管宫务了,便与青青说起了此事。

若是公主的事情还好,可涉及到皇子阿哥的,她就不太好做主了。

毕竟,到目前为止,这可是皇上唯一的亲兄弟。

弘晳仔细想了想,便说道:“弘晋这小子好动,看来是精神头太足了,应该找些事消耗他的精神头才行。朕听说十四叔过两天要回来了,已经就做弘晋的武师傅吧,能跟在十四叔身边学武,想必他再也没时间瞎蹦跶了。”

青青听到这里忍不住笑,“皇上倒是会安排人,十四叔那般的凶悍肯定会吓到弘晋。”

弘晳苦笑着摇头,回想起弘晋坐在树上啃鸡腿就头疼。

“皇阿玛就我们这两个儿子,如今朕称帝,自然要好好照顾弘晋。若是不好好规整一下他的性子,以后怕是要出大事。”

在他的印象里,上一世的弘昼就是个喜欢胡闹的,没事就给自己办丧事。

虽说这事除了听起来有些不太好,但实际上不会有任何的损害,但这种胆大妄为的事情若是发生在弘晋的身上,他保证自己会将那个臭小子塞进棺材里直接下葬。

哼,他可不是一个会惯着兄弟胡来的人。

青青见弘晳的脸色还不错,又接着说道:“皇上登基半年了,前朝的事情基本已经稳定了,按规矩是要举行选秀了。”

说到选秀,弘晳不得不佩服自己的皇阿玛。

一般情况是三年一次选秀,皇阿玛做皇帝刚到三年,就遇见了禅位一事。

于是他就成了史上后宫嫔妃最少、子嗣最少的皇帝。

“选秀这件事就由你和太后娘娘一起操办吧。”

青青点了点头。

从前做福晋时,她便想到了会有今天这一日,只是没想到会来的如此之快。

于是,在她还未完全学习好如何管理后宫时,十三名莺莺燕燕的宫妃通过选秀进入了后宫。

弘晳不是一个重色之人,更不会有独宠这么一说,但他雨露均沾的做法倒是让小孩子如雨后春笋般纷纷露头。

青青不是个善妒的,更不是个会拿孩子做文章的人。

也正是因此,弘晳前前后后一共有三十五名子女,比起康熙子女的数量也差不多少了。

也正是因此,每每有人提到青青时,都会得到一句皇后端庄大气,治理后宫得当的美名。

待弘晳年老时,看到子孙绕膝的情景,总是会在心里感叹青青的好。

只可惜青青晚年时身体不好,早几年便去了。

此时的弘晳已经五十九岁了,他坐在畅春园的摇椅上看星星,回忆着从前与皇玛法和皇阿玛在一起时的情景。

皇阿玛和皇额娘前几年也都相继去世了,如今只留他自己还独活在这个世上。

他偶尔会与小孙子说起从前的事情,可孩子太小,只当他说的都是故事,倒是永琛时不时也会跟着说一句关于胤礽的事情。

永琛对胤礽这个皇玛法的印象还是很深的。

皇玛法禅位之后一直在外面游玩,后来因为一场大病导致身体素质急剧下降,被皇阿玛强行接回了畅春园。

之后的几年,皇玛法一直居住在畅春园,偶尔身体好的时候,还会带着几个兄弟和小辈去狩猎,但距离皇城都不会太远。

可即便如此,皇玛法去世时也是很突然。

突然到皇阿玛接到消息时还是晚了一步。

“皇阿玛,您是不是很想皇玛法?”永琛坐在弘晳的身边询问。

虽然他们父子之间很少谈论这个话题,但她知道皇阿玛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畅春园一次,什么也不做,只是安静地坐在院子里。

想来,是在回忆与皇玛法的点点滴滴。

“永琛,朕准备禅位给你。”

永琛听到这句话并没有什么意外。

自从他十岁之后,皇阿玛便开始让他处理一些政事,有时在巡视时还会将他留下来监国。

可想归想,禅位一事真的到来时,他还是有些说不清的复杂情绪。

“皇阿玛,您也要学皇玛法去外面游玩吗?”

永琛小心翼翼地看着弘晳,他现在对朝政处理的还不是那么的顺手,如果皇阿玛不在身边,那他的心里是真没底啊。

“你二叔如今年纪大了,早已从军营里退下来了,朕便想着禅位之后与他兄弟二人一起出去游玩。”

弘晋被胤禵教导了几年之后被发现很有武学天赋,学习兵法什么的更是又快又好。

于是在胤禵的建议下,弘晋从军了。

似乎是在一代一代的传承。

福全将使命传给了胤禵,胤褆则是传给了弘晋。

到去年,弘晋因为身上的旧伤太重,被弘晳强从召回了京中,他们兄弟二人见面的次数才多了起来。

弘晋经常给弘晳讲外面的世界,而弘晳也想看看自己治理下的大清到底是什么样子。

永琛看着自家皇阿玛一脸憧憬的模样,终于点了点头,“皇阿玛放心吧,永琛一定会延续您的治国理念,将大清治理的海晏河清。”

弘晳看着自家儿子自信又骄傲的模样,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永琛,皇阿玛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皇帝。”

十日后,城墙上。

永琛目送着一辆低调且奢华的马车渐行渐远,直到那辆马车彻底驶离了视线,他才转过身朝着宫里的方向走去。

番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