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小国,发展GDP到第一 > 第192章 巴勒斯坦地区距离苏联太近,距离美国太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2章 巴勒斯坦地区距离苏联太近,距离美国太远

奥马尔在夺取黎比亚的政权后。

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没收法国在黎比亚的全部资产,理由是反抗法国的殖民剥削。

“不管是石油,还是其他资源。你们法国都要吃大头,只愿意分我们黎比亚5%,这些东西本来就应该是我们黎比亚的!

而且即便是这5%,都还是我们跪着求来的。他奶奶的,我奥马尔骨头比较硬,跪不下来。

今天,我一定要站着把本该属于我们黎比亚的利益,全部拿回来!去你妈的法国!”

对奥马尔如此硬气的行为。

黎比亚的民众很是激动,也很震惊!

同时,还有些担忧——

“我的上帝啊,你直接没收法国在我们国内的全部资产,你就不怕法国对你出重拳吗?”

所有人都在等待法国的反应。

法国人也很不解:“哥们儿,你凭什么没收敢没收我们的资产的?是活腻歪了吗?看我们怎么教训……”

就在法国人准备对奥马尔出重拳时。

他们知道奥马尔凭什么敢这么做了!

“我们苏联永远站在反殖民、反霸权、反侵略的一边。因此,我们认为黎比亚政府没收法国在黎比亚的全部资产,是合情且合理的!”

苏联站出来表示支持奥马尔的行为。

美国和东方某国这次虽然没有掺和进来,但是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们俩就好像是不知道似的。

“……”

法国瞬间沉默。

“操他妈的,苏联人是不是有病?他们不专心在巴勒斯坦跟美国斗,天天盯着我们法国在非洲的利益干什么?我们法国就这么好欺负吗?”

法国总统安德烈很愤怒。

据小道消息称,他在办公室摔了不少昂贵的东西,所有东西加在一起,差不多价值几万美元。

见安德烈这么生气,当即便有官员建议道——

“总统,要不要直接派军队到黎比亚去,推翻他们现在的政府,并给苏联人一些教训,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

安德烈嘴角轻轻抽搐了一下。

然后,

他二话不说,直接把这个没有眼力见的官员,赶出了会议室。

“你确定是给苏联人一些教训?而不是苏联人给我们一些教训?在苏联人身上吃的亏还不够多是吧?

而且,我们大部分的力量,都放在了巴勒斯坦地区,剩下的还要维护国内稳定,哪里还有多余的力量分配去北非?”

其实,第三次中东战争只是借口。

真正让安德烈不敢派兵干涉的原因,是他不想重蹈在布吉尼亚身上的覆辙。

如果再输的话。

安德烈的支持率将会跌破50%,那这一届就真的是安德烈的最后一届了!

这是安德烈绝对不愿意见到的。

会议室里的部分官员,在听到安德烈的这些话后。

他们的眼神中,都流露出了一丝失望。他们知道,曾经那个铁血强硬的安德烈,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死去”了。

最后,

法国面对黎比亚政府没收他们在资产的行为,他们只是让外交部简单地谴责了几句。

除此之外,明面上就没有其他反应了!

对了。

安德烈还把法国对外安全总局的局长伯德列,以及北非战略情报局局长安东尼,给叫到办公室里臭骂了一顿。

“……你们两个是干什么吃的?这么离谱的政变计划,你们都能让他成功?难道你们全是瞎子吗?

我们法国的纳税人,每年交了那么多的税,难道养出来的,就是你们这群废物吗?我要是你们……”

然后,

安德烈命令他们,必须让黎比亚回到法国的控制。

否则,他就撤他们两个的职,让他们两个到精神病院去养老。

……

布吉尼亚共和国。

杜加古,

总统府,总统办公室。

“法国既要在美国的逼迫下,在巴勒斯坦地区投入大量精力,又要扶持西里尼亚共和国的新政府。

现在,还要想办法去推翻黎比亚的新政府,他们短时间内,恐怕是彻底没有精力来找我们的麻烦了!”

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长克罗科,正站在桑卡拉的办公桌前,向桑卡拉汇报着目前的情况。

“这么看来,我们布吉尼亚,应该可以彻底安稳地发育很长一段时间了!”

只要法国有麻烦,那么桑卡拉就很开心。

而且,如果没有记错的话。

前世某个狂妄到叫嚣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人间之屑。

名字的全称中,好像就有奥马尔三个字。

如果不出太大的意外,那么奥马尔领导的黎比亚政府,将可以坚持很长一段时间。

法国将更加没有精力来管布吉尼亚。

虽说现在的布吉尼亚,已经完全不怕法国来找麻烦了,但是能少一些麻烦,桑卡拉还是更加愿意少一些麻烦。

桑卡拉继续问道:“对了,现在巴勒斯坦地区什么情况?国防部前几天还跟我说,苏联想要我们再派一个旅的部队去轮换。”

……

第三次中东战争,也有人称呼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预演。

距离以色列对埃及不宣而战,引发第三次中东战争,已经过去了整整8个月的时间。

由苏联带头组织的国际纵队,介入第三次中东战争,也已经过去了差不多3个多月的时间。

在这3个多月里。

国际纵队与“雇佣兵团”爆发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战斗。

目前,国际纵队已有1.4万名士兵和军官受伤,3200多名士兵和军官阵亡。

伤亡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5.6%。

其中,布吉尼亚派去的第1轻型装甲旅,累计伤亡1700多人,阵亡人数占了18%。

可以说,连续3个多月的高强度战斗,已经让国际纵队有些疲惫了,急需要撤下来休整。

因此,苏联才会希望各国继续增兵。

当然,国际纵队伤亡不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雇佣兵团,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总共将近12万名所谓的雇佣兵,在这3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受伤2.7万人,6700多人阵亡。

伤亡人数差不多是国际纵队的两倍!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离谱的差距,主要还是因为巴勒斯坦地区距离苏联太近,距离美国太远。

美国等于是跨洋远征,而苏联等于是在家门口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