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混低保日常 > 第120章 第二个现代世界(78)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章 第二个现代世界(78)

一晃二十年,师父在106岁的生日当天,终于撑不住了。

“奚茗,我要走了,你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活了这么多年,还有一个徒弟相伴,我很知足。”

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师父拉着奚茗的手絮絮叨叨,说了很多。

这时候,奚茗可没有祖师离世前的冷静,紧紧拉着师父的手,哽咽的说不出话。

“师父,你在那边也要好好过,不用担心我。”

好吧,自己这个小徒弟的脑袋瓜自己想不出来,奚茗这句话说出来之后,师父有一瞬间的错愕。

“好,我们做个约定,咱们都要好好的。”

师父留下这句话,就撒手人寰了。

奚茗呆呆的的看着师父,过了好久,才回神。

开始收拾,师父这最后一程,也要走的干干净净的,不能埋汰。

师父在在回光返照的时候,就已经给自己换上了新衣,奚茗打了一盆温水,给师父擦手擦脚,给他整理仪表。

奚茗心里没有一丝害怕,认真的给师父擦拭身体。

替师父把鞋穿好,又塞了一块银在师父嘴里,这是师父说的,他们那有这个习俗。

去世的老人家嘴里塞了一块银,在那边才不会难过。

奚茗当然不相信这个,不过,在听师父说完的第二天就把东西准备好了。

拿出相机给师父拍下最后一张照片,奚茗拨打了殡仪馆的电话。

还用了人脉,给师父安排了第二天清晨的第一炉,奚茗不愿意师父的骨灰里还夹杂着其他的。

抱着师父的骨灰盒,奚茗带师父到了他生前选的墓地。

陪师父过来一夜,奚茗才给关心师父和自己的人发了消息。

小王子连夜赶过来。

“师傅,节哀顺变。”

“你怎么过来了,我没事,师父无病无痛的离开,这是喜丧。”

奚茗心里的悲伤在师父离开的那一瞬间达到了最顶峰,后面两天,悲伤一直弥漫在奚茗心里。

不过,奚妈教过奚茗自我调节情绪,这是快穿局员工的必修课。

奚茗把自己放任在这个情绪里几天,后面就会慢慢缓过来。

逝者已逝,奚茗要继续过自己的生活。

“我看到了师傅发的消息,想过来陪你一段时间。”

小王子陪奚茗住了三个月,看师傅情绪还好,才离开,他的小孙女还在家里等着他。

这三个月,奚茗一直没有与外界联系,依旧是每天去师父那里坐坐,然后,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小王子离开的时候,奚茗是真正的走出来了,继续自己的事业。

又把还没有倒闭的b站捡起来,继续每天一小时的直播,给大家答疑解惑。

奚茗《中医入门》和《针灸基础》已经发布了三十多年,经历了时间的检验,第三版的两本书籍已经很久没有发现错误了。

作为一本基础的入门教科书,在这两门课上已经没有其他的书可以打败它们的地位。

奚茗退休之后,还有好多人从各个渠道来找奚茗,奚茗想着自己的目标,也就顺势开始直播。

每天一小时,打开直播间挂着就可以,有人提问会有特殊的语音提示。

奚茗给了一个题库,通过率达百分之九十就可以问问题,有效筛选出浪费奚茗时间的无聊人士。

当然,除了这两本,奚茗还有《针灸大成》,分上中下册,现在还只发行了上册。

“奚老师终于开播,都已经过去半年了。”

“奚老师看起来还不错,应该是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了吧。”

“奚老师要坚强,你答应我们的《针灸大成》中册和下册还没有给出来,还有治疗暗伤的独门针法。”

奚茗看弹幕这么热闹,想起了自己还没有完成的事业,时间不多了,要加油。

“同学们好,今天人很多嘛,还是一个小时,你们有问题的可以排队申请连麦了。”

老规矩,奚茗把自己写的三本书放桌上,就自己看书去了。

一个小时后,有人申请连麦,奚茗接受了。

对方也是一位老师,现在在教《中医基础》,一直都有来奚茗的个人空间看答疑回放习惯。

碰上了奚茗开播,就直接申请了连麦,把自己积攒了很久的疑问一一问出来。

对方问了半个小时,奚茗给他解答完,距离下播也只要十多分钟了,没有其他人申请连麦,奚茗顺利下播。

自己的直播间,最受欢迎的时候就是大学期末考、考研、考证的的那几个时间点。

这段时间,奚茗基本上从开播到一直回答到下播,问问题的同学也格外的虔诚。

真正到了他们要考试的那几天,无论有没有问题,都会来奚茗直播间祈福。

直播间关闭,奚茗看着没有在直播间露面的两本书,中册和下册奚茗早就写出来了,只是一直没有出版。

那些还在期待的同学,很有可能还要再等等。

奚茗还需要接近二十年的时间来把《新赤脚医生手册》里关于针灸的章节全部升到五级。

再对自己发行的和还没有发行的五本书进大修,给这个世界的中医界留下一些东西。

奚茗一直没有收徒的想法,小王子是个意外,也不是真正的传承了奚茗的衣钵。

倒是半年的独居给奚茗带来了一些其他的思考。

师父其他的徒弟资质都一般,如果自己不能把针灸技艺再传下去,那师父的传承就要在自己这里失传了。

由此,奚茗萌发了再写一本书的想法,把这门独特的针灸手法记录下来。

如果有人能把自己前面写的五本书全部学透,那他就可以尝试来学这本。

对于这个,奚茗现在还只是一个想法,还没有把握,只能等后续再说。

奚茗开直播的消息就像一阵风一样迅速刮过中医界,奚茗还没有休息多久,就被上门拜访了。

对于奚茗而言,是一位陌生人,暂且把他叫做徒孙乙。

师祖已经离开大半个世纪,这一脉也已经没落了。

那些师叔、师伯早就先师父一步离开,第三代弟子之中,奚茗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成为了领头羊。

这位徒孙乙就是第四代弟子中的负责人,也是由他一力担起了这一脉。

之前的时候,奚茗和师父名声不显,他的师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没有给他说明这一脉还有奚茗这么一位。

在得到奚茗开播的消息之后,他在巧合之下发现了这个关系,现在就是来请奚茗出山主持大局的。

“奚师伯,自从祖师去世之后,我们这一脉就没落了下来,现在,都已经招不到徒弟了,眼看就要绝代了。”

奚茗不为所动,没落是不可能没落的,这么有用的一项技术,国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它消失,国家那边已经完美备份了。

“这件事,你找错人了,我可没有办法,你要是实在心急,不如和官方联系一下,放心,我们这一脉倒不了。”

奚茗不准备掺和这件事,说了几句就把人送出了。

果然,第二天,官方来人上门拜访了。第一时间就给奚茗表明了身份,奚茗也和对方详谈。

“那就多谢奚老师的配合,你放心,需要的药材我们都会准备的。”

官方果然已经培育出来了这方面的人才,不过,技术上还是比不上正统的传人。

大家想了很多办法,还是没有任何效果,这就是找上门来了,希望奚茗能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

奚茗还有这个精力,自然会同意。

后来,等奚茗接触到官方培养的人才之后,就发现了问题。

对方的针灸方法没有一丝毛病,主要的药材处理的问题。

奚茗可是师父手把手带着教的药材处理,一共一百零八味药材,师父给奚茗讲的透透的。

就是有哪味药材没有,奚茗也能根据自己学的去找到合适的替代品。

这个东西,只能的口耳相传,做徒弟的,必须在师父手下待五六年才能出师。

这些人对于药材处理只学了一个皮毛,而且,现在使用的还是制式药材,那种工厂统一加工出来的,能有效果就出鬼了。

已经接下了任务,奚茗也只能每次教他们一点。

这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从药材的挑选的处理,还有最后药液的制作,里面满满的都是学问。

奚茗已经很久没有接触低端药材市场了,现在才发现药材的质量比之前又下降了一个档次。

科学化种植是件好事,奚茗也很认可。

不过,奚茗一直认为这样的药材少了一份山野之气,也就少了一丝药力。

当然,这是小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另一个,奚茗使用的药方里面,又有好几味药材可刑可铐。

实际上,师祖使用的第一代药方就是原始药方的平替,奚茗用的是平替的平替的平替,不知道替了多少次了。

现在,还要给这个平替找平替。

奚茗准备收回自己之前说的话,再这样平替下去,这一脉说不定真的要消失。

凭奚茗现在的地位,把这个事情反映上去之后,没过一个星期就有大人物来找奚茗。

奚茗也让他切实体验了每一个版本的药方,就是奚茗打乱顺序,对方也确实可以发现里面的区别,并且完美的给每一个药方排序。

“辛苦奚医生这段时间替我针灸,你说的这些事情,我会注意的,既然奚医生不愿意有人打扰,我也会吩咐下去。”

对方来找奚茗,最主要的就是让奚茗给他针灸,其他的事情都是附带的。

对方走后,奚茗收到了一批数量和质量相当不错的药材。

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自己现在是受利的,奚茗又开始投入于这些药材的处理之中。

给官方带出来了两批专业技术人才,奚茗一共花了二十年。

在奚茗九十五岁那年,对于针灸的技术达到了第五级,这个世界的顶尖专家,前无古人。

也是在这一年,奚茗把把五本书全部大修了一次并出版。

从九十五岁到一百一十五岁这个时间段,奚茗一直在打磨自己的最后一本书。

在此期间,奚茗领了好几个华国大奖,在华国的个人身份也有了巨大的转变。

一百岁那年,奚茗送走了小王子,只活了八十多岁的小王子,被奚茗评价为一个短命的孩子。

为了小王子,奚茗捡起来那本被自己忘在身后的药膳书,这些年,陆续又发布了几本,这些都是小事。

在奚茗一百一十六岁那年,开始了每天两个小时的高强度直播。

无论直播间有没有人,奚茗都按照自己最后写的那本书一点点的带着观众们学习、实践。

花了两年时间,奚茗把所有的东西全部完,官方制作了视频,和奚茗其他的书籍一起被永久保存了。

一百二十岁的奚茗依旧可以每天去菜地里照顾。

从九十五岁开始,奚茗的一切就被官方包了。

负责奚茗的人很有距离感,他们租下了师父的房子,每天来奚茗这里看看,把生活物资和奚茗需要的东西送过来就做。并不多打扰。

在奚茗看来,这个照顾可有可无,自己现在的状态,依旧可以独立生活,还能自己开车出门。

在他人看来,奚茗属于是厚积薄发、大器晚成,年轻的时候虽然也有一定成就,但是远比不上九十岁后的那些年。

对于这个说法,奚茗没有辩驳,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如果没有前九十年的积累,不可能有现在的成绩。

到奚茗一百二十八岁的时候,反而比之前数百年更加活跃。

年纪到了,资历有了,现在奚茗说的话,大家就是不在意,也会潜意识里信几分。

更何况,一个一百二十八岁的老太太,不用拄拐,腿脚利索,胃口也好,还是给大家说一些中医养身的经验,大家都愿意听。

从一百二十八岁到一百三十二岁的短短四年里,奚茗活跃在网络里,格子空间的空间计数器数字一路飙升。

感受到自己大限将至,奚茗开始收拾自己要带出去的东西,这个世界努力了这么久,现在就是收获的时候。

奚茗闭眼的那一天,全国哀悼,奚茗院士与世长辞,我们沉痛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