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夏烟雨 > 第164章 救灾之法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黑风寨将是吴家的第二基地,至于如何建设,吴忧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而且不日便会提上日程。

这时,王通父子走了过来。

看着略显扭捏的王通,吴忧率先问道:“有事?”

迟疑片刻后,王通说道:“少爷,这段时间多谢你的收留,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吴忧打断了王通的话,说道:“你我两家不是外人,有事尽管说。”

吴家足够大,容的下王通一家,即使如此,吴忧还是感觉家里太空了些,当初收留王通一家,有一部分是这个原因。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 ,两家的关系和睦,吴忧的确没有把他们当外人看。

“少爷,北方的事情我听吴管家 说了 ,将来达达会成为重要 的商业伙伴,而北方需要 一 个主事人,我和文儿想去北方,为少爷打理产业。”

王家 并非吴家的仆从,王通这么说,完全 是 以吴家马首是瞻了。

王通做过官,深谙官场之道,让他打理北方的事务最合适不过。

吴家案之后,王通免职,眼看再无为官的希望,这才绝了继续为官的念头。

王通的想法,吴忧清楚,他点了点头,同意了此事,然后看着王文问道:“你呢?不打算科举了?\"

王文摇头,叹了口气:”少爷,凭我的才学,写写算算还成,真要科举怕是不成。“

听王文这么说,吴忧笑道:”无妨,童生试我是主考官,给你弄一个读书人的身份还不是小事一桩,有了这层身份,将来在外行走也方便很多。”

闻言,王通父子大喜。

于是,还未科举,吴家便上演了舞弊的戏码。

在外行走,需要去府衙办理路引,这也只是吴忧一句话的事情。

王通走了,跟随他一起的还有王家村的几名青壮,吴忧亲自把他们送出了城,看着数骑消失在视线后,吴忧这才返回。

北方的事情还没解决,吴忧还在琢磨要不要再去一趟将军府。

天已经大亮,回去途中,一阵敲敲打打吸引了吴忧的注意,吴忧看了过去,见是一个规模不小的丧葬队经过。

驻足观望片刻,从围观百姓的议论中,吴忧得知,丧葬队是武安侯府上的。

至于是谁死了,吴忧不用想也知道,出殡的定然是黄滔无疑。

等黄滔的后事处理完毕后,武安侯定然会对吴家发难,这又是一桩麻烦事,好在给了吴忧充足的准备时间。

古代大户人家,陪葬品应该很值钱,要不要把黄滔的坟挖开看看?

吴忧突然发现自己有病,之前惦记着赵攸之的坟,现在又惦记上了黄滔的坟,这是病,得治。

摇了摇头,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从 脑子里甩了出去,吴忧不再停留,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少爷,家里来客人了。”

吴忧刚到府门外,吴坎便迎了出来。

这个时候来客人,定是为难民一事前来,关于解决难民吃食的问题,吴忧已经有了绝妙的对策。

“来的什么人。”吴忧脚步未停,问道。

“有朱尚书,彭小将军,还有一人是跟随彭小将军一起来的,不认识。”吴坎回道。

说话间,吴忧已经来到了客厅,见朱明理和一名身穿铠甲,腰挂长刀的壮汉来回踱步,倒是彭遇春坐在四方桌前悠闲的喝着茶。

早就等的心焦的朱明理,见吴忧回来,抱怨道:“吴大人,你终于回来了,可让我们好等。”

“请。”

吴忧在四方桌前坐定,伸手示意朱明理二人坐下说话。

四人刚刚坐下,还未开口说话,吴坎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人。

吴忧看了过去,先是一愣,问道:“小葵,你怎么来了?你家小姐呢?”

小葵努了努嘴,来到吴忧身前,将怀里抱着的木盒放在吴忧身前“我家小姐被禁足了,她听说你要赈济难民,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木盒看上去有些古旧,并没有上锁,吴忧揭开了盖子,见里面有一沓银票和银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金银首饰,这些林零总总加起来大约值两千两银子左右。

见此,吴忧心里很感动,这些怕不是赵轻柔所有的私房钱了,她能全部拿出来帮助自己和那些难民,足可见其品性。

吴忧合上盖子,把木盒递了回去:“关于难民一事,我已经有了办法,东西你拿回去,青柔的好意我心领了。”

小葵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说道:“你杀了赵攸之,现在黄滔也死了,小姐叮嘱你要小心。”

说完,小葵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小葵走后,吴忧把木盒递给了吴坎:“里面的东西不要动,好好保管。”

“是,少爷。”吴坎应了一声,面露喜色的捧着木盒退了下去。

通过这件事情,吴坎看的出来,赵轻柔还是很关心自家少爷的,不论长相,还是品性,她都是吴家少奶奶的不二人选。

赵轻柔送来的财物,相对现在的吴家而言,并不算珍贵,但是代表的意义却不同一般,哪怕没有吴忧的叮嘱,吴坎也会好好保管。

朱明理不禁赞道:“赵家女娃深明大义,胜过无数男儿,实在令人敬佩。”

彭遇春语气酸酸的,说道:“是啊,这么好的姑娘怎么就没让我遇见呢?”

吴忧没有接二人的话,看着坐在他对面的魁梧男子。

察觉到吴忧的目光,男子起身,拱手道:“东城都卫左千户樊顺,见过吴大人,吴大人之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真不凡。”

见樊顺如此客气,吴忧起身道:”哪里哪里,徒有虚名尔。“

见两人客套,彭遇春说道:”樊叔叔曾是我爹的部将,杀敌无数,立过不少的功勋,这次奉命协助你处理难民一事。“

吴忧点了点头,再次落座后,樊顺说道:”吴大人,现在城里的粮商不再施粥,难民没有了吃食,若拖的时间长了,必然生乱,现在情况紧急,需先解决粮食的问题。“

沉思片刻后,吴忧却问了一个不相关的问题:”樊千户,我被刺杀当日,是谁在东城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