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夏烟雨 > 第46章 风波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董大宝走了,石勇也走了,吴府门外除了一片狼藉,一个人都没有!

百事通嗅到了不对劲,说道:“东翁,按理来说,我们才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应该也被捕快带走,可现在府衙却对我们不管不问,这不正常!”

吴敌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不管怎么样,我们这几天先不要出门,等看清楚局势再做打算!”

吴忧也深以为然的点头认可。

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小年轻,接受的可是九年义务教育,他自认算不上好人,不过也不是坏人。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现代人定义的三观,可现在世界变了,连带着吴忧的三观也不得不重新衡量,以便更好的融入其中!

如果再按照现代人的三观行事,吴忧确定迟早会大事!

一个风云榜,对吴忧来说,最多相当于高考的一个排名而已,可在这里,却引发了千人血拼,这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

想归想,怕归怕,吴忧可不会表现出来,他一甩长袖,傲然道:“我,我吴忧抬手之间,便可引发千人血拼,试问,谁人能做到?”

一连三日,吴忧没有踏出府外一步。

自千人血拼之后,从第二日起,府外的人是越来越多,其中不乏风云榜上的有名的才子才女。

各种商贩络绎不绝,隐隐形成了一个商业街。

这三天里,石勇每天都带着捕快巡逻,隔三差五的还有御林军来此巡视,因此没有人再大打出手,不过争论声却久久不绝!

京都的百姓是见过世面的,如果是外地人早就吓破了胆,不敢再踏入吴府门外半步。

一些衣食无忧的百姓,追求的是内在的精神世界,千人血拼的场景还吓不住他们。

不过,流言蜚语和风云榜彻底的传开了,在京都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时也成为了百姓之间交流的隔阂。

如果两个人聊天,聊天的内容正是风云榜上的人物,一个人的崇拜对象排在七十名,另外一个人的崇拜对象排在三十名,排在三十名的看向排再七十名的,眼神里充满了优越感,这天还怎么聊下去?

风云榜所带来的后遗症是巨大的,一些看完榜单的才子才女们,纷纷成为了挑战者,或是被挑战者,文斗的事情数日以来,频频发生。

不仅文斗,武斗也不例外,独孤恺和吴忧一样,三日都没有出门,这三天里,上门挑战他的不仅有文人,而且还有各个将门的年轻一辈,这让他苦不堪言!

定西候府门前排成了一个长长的队伍,挑战的人多了,独孤恺便失了耐心,他命家仆将来人全部暴揍一顿,因此,定西候府这才安稳了下来。

礼部左侍郎赵晋的府邸也同样如此,这些都是来寻赵轻柔文斗的才子。

得知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吴忧,心性淡然的赵轻柔气的直跺脚,在心里将吴忧问候的体无完肤!

不仅定西候府和赵府,凡是排在前十名,且人在京都的,都遭遇了各种各样的挑战,而且人数最多!

京都作为大夏的中枢,象征着大夏的文化中心,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京都的读书人如过江之鲫,何其之多,而风云榜上只有廖廖不过百人,可想他们承受的压力之大,接受的挑战之多让人咋舌。

人一多,矛盾也就多了,矛盾多了,发生打斗的事情在所难免。

京都府衙这几日很忙,府衙外的登文鼓从早响到晚,不曾间断,告状的人在府衙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让人敬而远之的府衙,数日以来,如热闹的集市。

京都令朱明理和县丞邹成秀,看着如小山一般高的状纸,头皮发麻,脸色更是阴沉的可怕。

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朱明理对着吴家的方向破口大骂!

现在的京都很混乱,在太平盛世,这样的场景极为罕见,一些明白事情真相的百姓也不慌,拿着茶壶笑呵呵的坐在自家门口,静静的品着茶。

仿佛是隐士高人般,淡定从容,悠闲洒脱,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见此,忍不住上前交谈。

于是一段抑扬顿挫,精彩绝伦的故事便从京都百姓的口中徐徐道来。

各大茶肆酒楼是打探消息的好地方,近日来几乎全部爆满,如果生意依旧惨淡,只能说明此地缺了一个说书人。

以往说书人说的都是老掉牙的历史故事,并不受人重视,可这几天,所有的说书人竟成了抢手货,而且供不应求,哪怕名声一般的说书人,都被人花高价请了去。

吴家案时说书人为了赚钱,可没少当众说吴家的罪行,现在吗,京都的热闹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多的数都数不过来,说书人就是最好的消息搬运工。

风云榜火了,风云榜上的才子才女前所未有的火,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连带着这首李白大大的《江湖行》也广为流传。

御书房。

夏皇已经两天没有上朝了,他看着如小山般的奏折,一言不发。

这些奏折全部都是弹劾吴家,祸乱京都等等之类的言辞。

事情的原因已经查明,夏皇起初听闻事情的经过,也是非常的错愕,吴忧的风云榜只不过是没有任何公信力的一块布而已,可确引发了如此大的动荡。

作为大夏最有权势的男人,夏皇深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此事如果不解决,怕是以后有奸佞之徒会拿此事作文章。

用权势压下骚乱,显然不现实。

“吴家,可真会给朕惹麻烦!”

皇夏揉了揉太阳穴,闭目养神!

治国三策,夏皇一直在琢磨可行性,甚至准备推行,可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不得不把心思压下去。

作为夏皇的左膀右臂,庄文清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这些弹劾的奏折也并无不妥,引发京都动荡,可是大罪,吴家两罪并罚,足够砍吴敌两次脑袋了!

不过站在夏皇的立场上,吴敌却不能死,而且必须要保住吴家。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