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潘明忠在家里思前想后了好多天,又拉着大队班子成员商量了几回,他们觉得,还是等李家坡主动上门比较好。

一是,自己求着别人买,谈不上价儿,二是,他们心里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要是李家坡真能用盐碱地赚来钱,我们效仿一下,不也可以赚钱么?

细水长流总比一锤子买卖强的多!

于是,潘家庄人并没有急于找李晋。

不过,这也在李向东的预计之内。

潘明忠确实是个能人,上辈子他领着潘家庄大队先是成立了橡胶制品厂,后又成立了建筑工程公司,潘家庄大队社员的工分值在十里八乡都是头份儿!

后来生产队解放,他把橡胶制品厂和建筑工程公司承包了,还继续干村支书。

后来的几十年,他不仅自己赚的盆满钵满,还在村里盖了小区,村民半价就能买一套楼房,潘家庄村也评上了全国的先进文明示范村。

所以,李向东根本不觉得潘明忠是个跟风就上,没脑子的人。

这种人,要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会出手。就是俗话说的,不见兔子不撒鹰。

想通此节,李向东就不把潘家庄那八百亩地放心上了,他还有许多事儿要干呐!

盐碱地到手,李向东和李澜批了两块相邻的盐碱地做宅基地。

不过李澜的那块宅基地能盖满外五米的四间正房,是正常宅基地的面积。而李向东的那个宅基地面积略大些,是她的四倍!

当时批宅基地的时候,班子成员一听李向东要去那么偏远的盐碱地盖房,每个人都不同意,把脑袋摇的像拨浪鼓。

“那怎么成!谁去那儿向东都不能去!村里那么多好地呢,哪儿就腾不出一处好宅基地来?”

“大队长,把我家那块地给向东,我去盐碱地!”

“我那块也行!让孩子去那么老远的地方,跟发配似的!”

大家太热情了,李向东看的出来,他们是真心不想让他吃亏。

“各位叔叔大爷要是同意,能不能给我稍微批大点地儿?”

他想盖个四合院,大大的院子,种上两棵石榴树,一架葡萄。

看李向东是真心想去盐碱地,他们也没有办法了,只能在面积上补偿他,这么一划,就比人家正常的宅基地大了三倍!

大家还热情的表示,等李向东盖房子的时候,他们要去帮忙。

接下来就是去县砖窑厂定红砖,瓦片,还得去买房檩,苇薄,水泥,沙子。

最主要的是,要定混凝土,深打地基,这样盖出来的房子才能结实延年。

趁着采购材料的时间,李向东把房子的草图画了出来,四合院的外形,里面却是结合了现代别墅的设计。

有地采暖,有马桶,有淋浴房,卧室是套房,窗户开的也比较大。

李晋看李向东画完的图,咂咂嘴,“地采暖能行吗?”

他们村家家都是烧炕取暖,现在炉子和暖气片都没出现呢!

“行呀!用采暖管在地上盘好,再灌上水泥,等冬天的时候,一烧炉子,地板上都是热乎乎的。”

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隔绝了热气向地下扩散。

不过采暖管和马桶需要去燕京市采购,他们惠川这个小县城可没有!

如果有可能的话,还要买些保温板,把房子四周和房顶都做好保温。

他和李澜的宅基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要是冬天一刮西北风,非得把墙体冻透了不可,到时候地暖烧的再热也不管用!

所以,为了过上温暖的冬天,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好。

李晋又找了十几个本家兄弟,帮着给闺女儿子平整地基,灌水翻土晾晒,想着能去多少碱就去多少吧!

他没白用兄弟们,一人一天给五毛钱的工钱。

不过人家谁也不要,李清就说了,这是寒掺人呢!

李晋没有办法,既然不要钱,那就管饭吧!

天天大米白面,土豆炖肉管够吃。

村里人看他们去干活儿,也自发的扛着铁锹去帮忙。

人家还不在李晋家吃饭,早晨去干活儿,中午回家吃完饭又过去,比上班还准时呢!

李晋就多做饭和菜,有不来家里吃饭的,就装一碗菜,放上俩馒头,让李澜带着孩子们挨家挨户的送过去。

乡亲们一看这样,不想折腾李澜和孩子们,就干完活儿自动去李晋家吃饭了。

潘家庄一直有人盯着李家坡怎么处理块盐碱地呢!

哪知道,三盯两盯,等李昌带着人开挖地基了,他们这才确信人家是真的要在盐碱地上盖房子!

潘明忠摸着下巴一个劲儿的纳闷,难道他们买了盐碱地就是为了批宅基地,然后省下良田种地?

左想右想,也只有这个可能了。

眼看小麦都齐刷刷的长出来了,过不了两三个月就要交公粮了。

潘明忠想了半天,还是要在麦收前把八百亩盐碱地脱手才好。

于是,在一个夜晚,李晋家刚要吃晚饭,潘明忠上门了。

李晋看李向东一眼,心想果然如儿子所料,潘明忠就在这两天登门了。

或许因为潘大春倒台有李家的原因,潘明忠对李晋天然的有几分亲热,而李晋对这个精明强干的小伙子也很喜欢。

李晋还请潘明忠在家吃饭,他也没客气,边吃边聊。

不像马金福还要弄着欲擒故纵的手段,潘明忠开门见山的直接说了,“李叔,不知道您对我们村的八百亩盐碱地有没有想法。”

李晋没回话,而是望向李向东。

潘明忠自然看出来爷俩的眉眼官司,心里不禁有些诧异。

李向东把手里筷子放下,“潘队长,我们村要观鱼台的盐碱地,是因为两块地本就挨在一起。您大队的那八百亩地离我们村有点远啊!”

潘家庄的盐碱地距离李家坡隔着一个潘家庄村。

“比起观鱼台的地是有点远,不过咱们两个村紧挨着,也没远多少。”

“那价格可就不一样了。”

这样的开门见山。

潘明忠也知道现在是自己求人,而不是人家求着买自己的地。

“观鱼台补贴四块一亩,我们要三块五行不行?”

“二块五!”

潘明忠直磨牙,最后想了一会儿,咬咬牙同意了。

这是俩人的第一次交手。

很简短,很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