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山下无人敌 > 第119章 诗词六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杂乱无序的街道,喧喧嚷嚷的人群。

一堆杂物里,李轩捂着脑袋背靠着众人躲在角落里。

李轩暴了几句出口,倒抽了几丝凉气。

“女孩子家家的下手可真重。”

李轩满面愁容的抬起头,他叹了一口气,哎呦着缓慢躺在杂物上,让自己舒服点。

他在心里发愁,韶华公主他可得罪不起,但是现在韶华公主是真的盯住他了。

李轩其实也能隐约猜到一些东西,只是不敢确定。

“真是一团乱麻呀,我招谁惹谁了。”

想起这烦恼事,李轩脑袋就又是一疼。

“唉,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唉,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师傅呀,世界太复杂,我想回山上。”

李轩起身,看了看自己衣袖上的血迹,让范姜与辛看见了,有点不好解释呀。

先寻李济去。

不过,韶华公主实力是真的强,

我这境界的确是硬伤,根本支撑不住功法的运行,还得提升境界呀。

可是我这奇怪的身体,若是放开修炼,就要往死里吸收灵气,非要吸干不可,要真放开,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唉,愁死我了。

李轩碰巧寻到了马德才,马德才吃惊李轩怎么变成了这般狼狈模样。

李轩苦笑没说,马德才赶紧寻了干净衣裳为李轩换上,拿来药物来给李轩疗伤。

马德才看着李轩的模样心中甚是愤怒与担忧,他急躁的比划着,嘴里嚷嚷的喊着。

李轩见马德才为自己担心成这个模样,连忙安抚马德才的情绪让他别激动。

李轩照了照镜子,幸好没有伤痕。

“走吧,该去找范姜了。”

从外地听闻诗会消息涌来京城的人不少,贫寒子弟却没有多少,大部分还是京都附近地区的人家。

因为外地的人得到消息后再往京城里去的话,时间太紧,到了说不定都结束了。

又因为没有路费,一路的艰辛太让人望而生畏。

说到底,还是因为贫寒人家的孩子能读书就废了大功夫了,家里都得节衣缩食,挨饿受冻,哪还有实力赶去京城参加听起来像是娱乐性质的诗会呀。

在消息见识不灵通的他们看来,这次诗会就跟玩一样,赢了又能怎样?又不能做官。

不如走科举,那才是能做官的正经渠道。

白拓一开始就是这种心思,直到他听说了县令与外人谈说诗会的重要性后才,醒悟过来。

白拓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他找了县令,寻求帮助。

县令平日见他干活勤快,又觉得他有点能力,于是也就顺水推舟,资助了白拓些银两,让他去碰碰运气。

白拓安排好了家中老父母后就着急忙慌的往京城内赶去。

一路上除了乘一次船外,余下全是步行而来,一路基本没停下脚步,盘缠根本不够用,风餐露宿都是小意思,白拓脚被磨破是寻常,脸上经过风吹日晒,活脱脱换了一个人。

如此着急赶路,终于在今天来到了京城,只是又在京城迷了路,转悠了半天才找到位置。

这时候他又得知距离结束还有半个时辰,白拓又是心急,他赶紧要来纸笔,趴在地上就写。

白拓护着纸,不让路过的行人踩到,哪怕经常被踩到手也无所谓。

终于在最后一刻,白拓将写完的文章丢入了湖中,然后他就力脱累晕了过去。

被路人救过来时,名单已经公布,白拓连忙询问。

结果没有他的名字。

但是他却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李轩……”

一路的艰辛没什么回报都没能换来,白拓心里的悲伤只有他自己能懂了。

白拓坐在湖边一个时辰一言不发,只是盯着波光粼粼的湖面。

眼里的沮丧映射到湖面上,将湖面也染上了沮丧的色彩。

白拓摸摸衣兜,从衣服深处拿出来一块玉佩。

“白大哥,若有机会入进京城,记得拿着这个玉佩到酥雨街来找我。”

“唉,这下不去也得去探望一下。”

白拓望着玉佩无奈的说道,眼里流出一滴泪来。

聆听夫子讲学的机会他不想错过,可他无依无靠,只有与李轩有些联系,困难之下,也只能投奔他了呀。

只是李轩是否会收留他,白拓心中也没底呀。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轩,没想到再见,会是这般。”白拓回想起与李轩的相遇。

萍水相逢,相谈甚欢。

白拓准备等到今晚的比试时去寻李轩。

“什么?今天晚上的比试你不去了?”

范姜震惊的看向李轩。

李轩点点头说道:“我觉得身体有些不舒服。”

“哪里不舒服呀?”

“头有点疼,一想事情就头疼。”

“怎么突然会这样。”

范姜凑近,轻柔的摸摸李轩的脑袋担忧的问道。

“不清楚,可能写哪篇文章想的太厉害了,用过度了。”

“啊,那就不去了。”

范姜给李轩揉揉脑袋,想让李轩好受些。

范姜揉的确实温柔,但李轩脑袋是外伤,一碰就疼。

李轩忍了一会后,开口说道:“好了,让歇一会应该能还很多。”

“那好吧。”

李轩看向马德才说道:“马德才,今晚是比试我和范姜都会去看的,我们可是都在期待你的表现呢。”

马德才眼神坚定的点点头。

天色愈加昏暗,家家开始点燃灯火。

湖边挂满了灯楼,湖上架上了竹架,上面也挂上了高高的灯楼。

灯火将泌心湖照的彻亮,如同白昼。

已经疏散的人群再次集结在了湖边,高楼上也挤满了人。

白衣老者站在灯笼下讲述第二场的规则。

“第二场比试的诗词。诗由三位夫子夫子每人各出一主题,三个主题的诗入选者都要写,词也是如此。

而且还需要诸位来到高台上当场书写,然后全部收入锦囊中,第二日由夫子们评讲并选出十位胜者。

现在,请入选的诸位准备好,尽快赶往高台之上,一柱香后,将开始比试。”

湖边众人的议论声四起。

“诗写三篇,词也写三篇,主题还不一样,这……这也太难了吧。”

“是呀,一共六篇,谁能一下子写完啊,太为难人了。”

“我倒不觉得,这样的诗会就应该有难度,你也不看看奖励是什么?必须要选出真材实料的人呀。”

“可是写诗词跟写文章可不一样,写好诗词可比写好文章难多了,六篇,太难,写是能写出来,但是又能有几篇出色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