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这天以后,棒梗就被整个知青点孤立了,新老知青都不爱搭理他。

又因为知青补贴的粮食需要村里出,但是村里太穷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村长要求知青们,只能拿工分或者钱换粮食。

棒梗天天吊儿郎当的,也不好好上工,再不然上工就是混日子。

那么显而易见的,他的工分必然不够吃,不够吃怎么办呢?

只能靠家里支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棒梗没粮了,那就花钱票买;等没钱票了,就写信朝他妈要。

——————————————

再看北京这边,工业部的刘光奇带领着他所属的团队,在1969年国庆节以前,成功研制出了一台全新的打麦机。

可以用电带动,也可以用柴油带动,制作过程并不特别不复杂,成本也比较低廉。很适合在农村及各生产队普及,上级领导一得知这个消息,那简直是欣喜若狂。

一级级的上报,最后惊动了中央。

领导们组团来刘光奇所属的研究团队来视察,刘光奇不但当着众位领导的面展示了一下打麦机的用法,还阐述了一下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

打麦机,收割机,甚至集两种机器于一体联合。

领导们见着这场面也高兴啊,毕竟现在的农民日子过的苦,吃不上,喝不上,体力劳动还繁重。

要是有了这打麦机,能省下不少事呢!因为已经见过成品,领导当即决定各机械厂开始按图制作新型打麦机。

并且论功行赏,刘光奇所属团队得了个集体二等功,每个队员都有奖金及各种物质奖励。

身为领队,并且在此次研制机器过程中做出突出表现的刘光奇同志,工程师等级再升一级,为五级工程师。

每个月单纯工资就178元,再加上各种补贴和奖励,基本上每个月都能挣到200元以上。

除了这些表面的奖励,刘光奇很显然在各位领导那儿获得了不错的印象,以及更多的青睐。

一旦图纸有了,各个厂子里优秀的高级工很容易就能理解图纸的意思,加班加点的制作出适用的打麦机来。

十月一当天,开始少量的发售。

甚至领导特地发出话来,可以让刘光奇带着家小一起去参加今年10月1日的阅兵仪式,并且还在比较前排,能看清仪式的座位上。

刘光奇回家想把这事说一下,说到一半上,二大爷就开始激动的大喊:“光宗耀祖啊,我儿光宗耀祖啊!这都被领导给接见了!”

二大妈轻轻推了一下自家老头子,就算再激动也不能这样啊,光奇话都还没说完呢!

刘光奇见自家老爹情绪略平缓,接着讲道:“领导邀请咱们全家去观看阅兵仪式去!还坐在靠前的位置,能看清大阅兵!”

这话一出,不但二大爷激动的脸都红了,二大妈李玲还有几个孩子都是高兴的不行,满脸喜悦!

甚至李玲一激动,还把自家刚刚没有仔细听讲,还有点懵逼的小儿子抱起来,亲了一口!

小老四现在都上小学了,那体重可不算轻了,好几十斤的人呢!

得知这件事以后,就连二大爷这个脑子不太聪明的都闭紧了嘴巴,在外边三缄其口。

就怕让人知道,再坏了事儿。

但是刘家人不说,不代表别人不说呀!就说整个工业系统里边,现在谁还没听过刘光奇的大名呢?

就说轧钢厂的李厂长吧,这几年他虽说没有升官,但是因为他现在已经把轧钢厂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并且发展势头很迅猛。

所以李厂长在各位领导面前,还是很得青眼的,再加上他本来就人脉关系广泛,所以他知道这件事也早。

刘光奇是从轧钢厂出来的人才,他也与有荣焉。

又因为这是一件好事儿,他也没有保密,直接告诉了身边的秘书,并且暗示可以传播!

结果,那就是一传十,十传百,整个轧钢厂的人都知道了,并且还不断往外辐射,甚至有跟城里人有亲的,消息灵通的京郊的农村大队长,一趟两趟的往城里跑,就在打听这个打麦机的事儿。

得知得等10月1号国庆节当天才能出售,并且由于刚开始制作,数量少,限量,并且需要政府调节各地的台数,这才失望而回。

等国庆节的阅兵仪式结束,二大爷一家人满面红光的回到四合院,邻居们那简直是蜂拥的围上来问情况。

“二大爷,光奇,你们这是回来了?”

“在前排看的清楚不?那方队是不是可威风了?我听人说那当兵的走的可齐了!”

“老刘啊,你这有了这么个好儿子,擎等着享福吧!”

“光奇哥,你这也太有本事了吧?”

“光奇叔,我要向你学习,以后肯定跟你一样出息!”

他们当中当然也有人在群众堆里去看来着,但由于人太多了,实在是看不见什么。哪有在前排坐着的二大爷一家看的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