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姚倩操心过早了,果然有大妹二妹在,她根本就是瞎操心。

大妹姚萍出主意:“不能搞的过大。既然五叔把钱给妈存着,那三叔和四叔也这么办,五婶就没话说了。”

二妹姚宁也补充:“对,就亲近的咱们几户人家,原本三叔想再批一块宅基地,这下子说不定瓦房也能建起来了。”

姚德业连连摇头:“你三叔家四个堂弟年龄还小,房子早早盖好了没人住,放也放坏了。”

姚宁嘴硬:“爹,我就是打个比方。谁家有事就能用钱,自家钱不够,还能从别家那里借用。”

反正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类似一个民间互助组织吧。

苏怀兰还给起了个名字,一锤定音:“那就叫互助会吧。”

这个事情,本质就是民间的标会。

当然了,那个还有点不一样,如果两个人都想用这些钱,两个人就竞价,谁出的利息高,钱给谁用。

不过他们家这么做,也不过是为了五叔打掩护,万一被五婶知道了,不至于闹得天翻地覆的。

老三家的和老四家的,来了大房听说了这个事以后,回去商量了一晚上,第二天也各自拿着金额不多不少的钱,交到了苏怀兰的手上。

说实话,苏怀兰跟孩子们在家里胡说一通,但是没想过两妯娌对她这么信任。一人给了她一百五,一人给了她两百。

苏怀兰一视同仁,跟对待老五一样,也给单独开了一份账,给她多少钱,总钱是多少,都明明白白的。

事后老三家的跟老四家的,两妯娌说悄悄话,大意就是:“咱们跟着大嫂才有好日子过,这回海蜇季,我家老三额外拿的钱,都是大哥做主私下里分的。”

老四也清楚:“没错。大哥真英明!他们那艘船回来交的任务,还是比别人多,谁知道别人的船,是不是藏私藏了更多!反正他们交任务交的最多,谁也不好说什么!”

老三家的也连连点头:“就说大嫂总外跑,去外面换东西,她给咱们换干货的价格,比收购站的高,要说把钱给她一起拿去做生意,这个话太不要脸了,人家做的好好的,凭什么半路带上咱们,让咱们也吃一口?”

老四家的也同意:“就是这个话。春天的小黄鱼干子,大嫂给咱们一斤多算一毛钱,几十斤黄鱼干子,就多得了好几块钱。大嫂吃肉,咱们也一样跟着喝汤了。反正有好处,大嫂这个人不会漏下咱们的。”

老五和老四是隔壁,两家中间就隔了一堵墙,所以老五媳妇的事,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老四家的心里有数。

她又透露道:“五弟妹过日子,跟老五不是一条心,老五也不是孬种,他竟然能想到这个办法!也是有脑子!”

老四家的:“又没不让她孝敬爹娘,可她每回给娘家侄子东西,可都不少啊!”

老三家的院子在巷子的尽头倒数第二家,东边紧挨的邻居还是一片荒地,只把院子大概围了一圈,院子里种了菜。

从老三家到老四老五家,还各种三四户人家,老五家来了亲戚有动静,隔壁老四家能听见,老三家离得远,那是听不见的,可是老三家的都亲眼见过,可见频率之高。

老三家的说道:“我见过,一麻袋鱼干,鱼干不压秤,那么老大一口袋,几十斤肯定有的。”

说是鱼干不压秤,那是相对新鲜的来说的,其实鱼干挺压秤的,因为腌制的时候先放了盐巴腌,腌透了又晒干,一斤鱼晒半斤干,想想平时家里吃不完晒下多少,就有数了。

可是老五家的,从来没拿自家鱼干跟苏怀兰换过钱票,苏怀兰给的钱票又比收购站的多,没道理,她跟钱过不去,偏要卖去收购站。

大房这里,苏怀兰还悄悄问姚倩:“倩丫头,你帮我摇个卦看看,我拦的这个事,会不会有麻烦。”

姚倩也让她报数,报出三个不一样的数字。

苏怀兰眼睛一扫,看到家里的几条板凳,就随口说了三个数字。

姚倩听了,心里默默一算:“是个升体卦,是个好事。”

是个好事就行,苏怀兰也就放下心来,准备带着儿子再出趟远门。

这回他们要去的地方更远了,要去南海岛屿那边,顺便去看看小侄子苏永乐。

苏永乐自从当兵,除了寄信寄津贴回来,就没别的消息了。

苏小舅没法请长假出远门,白荷花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让她跟着去那么远的外省,她一听就心里发怵。

可是白荷花帮着照看三个小的,苏怀兰看出来了,有时候二嫂看着三个满地爬的小子,笑容中总带着一丝愁绪。苏怀兰知道,二嫂是想小儿子了。

这么久没见过面,人胖了还是瘦了,在外面遭没遭罪啊,没见着人,总隔了一层。即便苏永乐的信都是平安信,可二嫂担心也是正常的。

即便苏外公和苏小舅每到立春,给苏永乐起卦问平安,得到的都是平安卦,白荷花依然心里放不下。

正好姚继宗放暑假,苏怀兰就起了心思。也不止是苏永乐这一遭,还有元基这孩子。

他说的什么会,就有孩子告诉她,在南省那边盛行,既然是南省人玩剩下的花样,元基又说的头头是道,是不是能去南省一带打听打听。总在他们家住着,像什么话呢。

也不是怕养不起这个孩子,而是为人父母的,怕人父母揪心啊!哪个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宝,孩子一时不见了,那还得了!

所以苏怀兰是担心元基的父母,这才决定顺便去南省一带打听。当然这个范围太大了,肯定很难办。

可是他们母子俩这趟出门,肯定一路倒腾过去的,家里带的东西路过省城,先出手一批,再把钱票换成东西,一路南下。东西换钱票,钱票再换东西,东西再到另一地换钱票。

总之,一路这么陶腾过去,找元基的家人那就是顺带着的事,行不行的,搂一杆子,万一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