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世杰笑了。

“咋都不是你家乡的东西呀!”

高原讪讪一笑,他也纳闷。不过,心里很高兴。就这两件,已经一万多了。不管后面的怎么样,他这次来也不会亏本了。

“川扇,川省生产的吗?”他不懂就问。

沈世杰解释:“嗯!没错!古代,川扇属于贡品。楚哥,我应该没说错吧?”

楚健颔首:“明代的时候,川扇就成了贡扇。”

蜀地多竹木,川人又心灵手巧,川扇远近闻名。早在唐宋时,川省已是全国主要的制扇地区。在当时的成都,农历五月一到又有扇市,不仅川扇琳琅满目,集市上更是游人如织,车马特盛。

但川扇真正的鼎盛时期,可能还得属明朝。不仅被天子看中成为贡扇,还引得无数王公贵族竞相追逐,更成为文人骚客互相赠送的上品,坊间闾里将其视为至宝。

“根据记载,明代川省贡扇的品种和数量都是最多的,基本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万余把扇子,才能满足需要。”楚健告诉两人。

“啊!皇帝一家要用这么多扇子?”高原很吃惊。

“也不全是皇帝一家用。早在南北朝时,就有端午皇家赐扇的记录,明朝沿用了这一礼仪。

所以,这些贡扇,除用于皇帝、妃嫔赏玩外,大部分用于颁赐勋臣国戚。”楚健将扇柄递给了沈世杰。

在古代的时候,川扇就很值钱。

《五杂俎·物部四》说:“蜀扇每岁进御,馈遗不下百余万。上以宫中所用,每柄率值黄金一两。”

可见一斑。

相传严嵩被抄家时,抄出的扇子就有3万多把,其中绝大多数为川扇。

“那这个就算一万吧!”沈世杰转头跟高原说道。

“好,谢谢杰哥!”

楚健拿起一个破碗:“可惜了。”

“因为破了吗?”高原问道。

沈世杰跟他说:“古瓷界有句话,叫瓷器有毛,不值分毫。所谓的瓷器有毛,就是破了的意思。”

一件瓷器,破了一丁点,价值都会大打折扣,甚至跌到下水道去。

中国传统收藏观念里非常注重器物的完整美,如有破损,会使观赏价值和交易价格狂跌,尤其是瓷器。

“所以,它不值钱了呗!亏我还特意用布包着,垫了东西,生怕弄碎。”

“也不能说一文不值,这是一件清代粉彩的碗。如果没有破的话,至少都是十万起。但现在,两三千吧!”

不是所有的残器都不值钱,得看存世量。

对一些较稀有的、典型年代的瓷器,虽然残缺,但因其具有名窑口、存世较少的特点,目前依然不失其较大的市场价值。

像前些年,一件明宣德云龙纹大盘残器就以15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而一件明宣德云龙纹瓷片,在2011年的一场拍卖会中也以36万元人民币成交。

不过,清代的粉彩瓷,存世量蛮多的。

尤其这还是道光时期的粉彩,价值再次跌了一点。

再说,瓷器通常都是越大件越值钱。瓶子一般都比罐子值钱,罐子往往要比碗贵,而碗又要比杯子宝贵一点。

当然,也不绝对,比如鸡缸杯就比绝大部分的瓷器干下去。

“对了,还有一个,是完整的。”高原赶紧把另一个碗翻出来。

沈世杰一看,摇摇头:“款识都没有,民窑的东西,不值钱,估计还比不上刚才那个破的。”

此话一出,高原心里有点小失落,但没表现出来。

“那可未必。无款识的价值低,这是一个收藏误区。其实,还是得看实际情况。”

“我知道,民窑也一样有精品。”沈世杰知道楚哥要说什么一样。

“它是一件半官半民的瓷碗。”

此话一出,沈世杰都有点懵了。玩了那么久的收藏,这种说法还是头一回听说。

“怎么说?”

“你也知道,真正有官窑款瓷器出现在明永乐年间,当时专为皇帝定烧,因为产量少,所以存世量极少,市场上难得一见。

在明清两代也存在无官窑款瓷器,如空白期(正统、天顺、景泰)泰昌、崇祯,特别是康熙前期,更是不允许使用本朝皇帝年号作为款识。

因此,出现了‘官搭民烧’的现象。

这些无款瓷,虽非官窑定烧,却是民间窑工经由自己想象、发挥创烧的,无论画工还是造型都可与官窑媲美。

像这一件,就是康熙前期的产物,水平可算得上一流。”

“楚哥,您顺便帮忙估个价。”沈世杰干脆说道。

楚健想了想,七八秒后才终于开口:“18万吧!”

这个价格出来,高原心脏猛地弹跳了好几下。他努力深呼吸,如果真能拿到十多二十万回家,那很多问题都能解决了。

“那就18万,你怎么看?”

高原抱拳:“我没意见,都听楚哥和杰哥你们的,毕竟我也不懂,不知道行情,乱要价也对不起两位大哥。”

他如何看不出,沈世杰和楚健都不会让他吃亏的。

所以,根本不需要自己去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

沈世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叫你过来的,肯定不能亏待你。

说完,沈世杰也拿起一样东西,是陶做的:“嗯?这玩意是认真的吗?怎么看起来那么滑稽?不像是古代的呀!”

“我奶奶以前说过,家里最老的东西就是它。”高原相信自己奶奶的话。

“确实挺老的。”楚健笑道。

陶器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发明,它的出现被看做是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世界各地史前先民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器具。

西亚、北非、南亚、中国境内发现的陶器都非常精美,距今仅六七千年,是成熟陶器的代表。

而考古学家普遍认为,世界上肯定存在初级阶段的早期陶器,而且时间可追溯至万年前,只是尚未发现而已。

“多老?”

“南宋的东西,但不值钱。别管它了,看上去,还是一件残次品,所以它看起来有点滑稽。”楚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