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阳虽然争强好胜之心强烈,但为人还算比较有风度。

他问楚健:“你觉得怎样?”

如果楚健不同意这种方式,他不会勉强,让楚健说一种他能接受的方式也行。毕竟是自己要挑战在先,总不能让人家都让着他吧?

楚健微笑点头:“可以,这样好,各凭眼力和速度。”

冯老见楚健这么给他面子,对楚健也就更具好感。

他做裁判,楚健和杨阳来到那堆物件前面,一人一边。在冯老看着时间的一声令下,两人开始动起来。

和楚健一样,杨阳也都没有用放大镜。

这样鉴定的难度会增加,但也更考究能力。毕竟有些破绽,肉眼是很难看不出来的,可要是将细微的破绽放大,就容易被发现。

王勇和秦奋他们颇有兴致地望着楚健两人的比试。

看热闹是人的天性,不管贫穷还是富裕,都喜欢看热闹和八卦。

杨阳的话比较多,没看一件物品,都会说上两句自己的看法,是真品还是赝品等等,给出自己的评价。

“清代乾隆时期的仿生瓷,可惜是一件民窑,款识是后人加上去的。”

只见杨阳手里拿着一件菊瓣盘,菊瓣盘里外均饰仿朱漆的朱红色釉,胎质较厚重, 釉色光亮, 金字不退色, 光亮如新,造型规整, 仿漆器极逼真。

仿生瓷,也叫象生瓷,是指仿造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器物等不同物体而烧制的瓷器,它可以是仿拟人类、动植物、器物甚至是工具等等。仿生瓷以仿拟物体的外表体征,或是其材质或肤理为准,以惟妙惟肖、以假乱真为最高目标。

象生瓷在乾隆年间最为盛行,除瓷塑外,还有仿青铜器、漆器、大理石纹盒、木纹盒、织金锦、锦皮书函等,均可达到乱真程度。

随意点评了两句,杨阳放下菊瓣盘,双手捧起一件石雕。

“镇墓兽,应该是宋朝的,品质一般……”

镇墓兽是一种冥器,古代人认为,阴间有各种野鬼恶鬼,会危害死者的鬼魂。因此设置镇墓兽的目的首先是为避邪,以佑护死者亡魂的安宁。

这种东西,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出现,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

其制作,早则为木、骨质、陶质极少,以后主要为陶质和唐三彩。金属和石制品极为少见。

而眼前的这一尊兽面人身的镇墓兽,是宋代的,这就有点罕见。

“这玩意就是现代工艺品,冯爷爷,你的人也太不靠谱了吧?这么明显的赝品也收回来?”杨阳指了指旁边的青铜灯。

看上去是锈迹斑斑的样子,但杨阳敢保证它的“出厂时间”不超过三年。

从样式上看,是模仿汉代的赝品。

汉代青铜灯具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堪称世界灯具史上的一支奇葩,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从青铜灯具的造型结构上看,为了适应多种环境照明的需要,设计出的灯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如座灯安装的灯罩具有挡风和调光的功能,有的灯罩屏板上还有镂空的菱形孔,可以散热透光。

此外,汉代青铜灯具的设计十分注重环境保护,解决了灯烟污染室内环境的问题。

当时灯具的燃料主要是动物油脂,虽然燃烧时产生了火焰光源,实现了照明功能,但有一些没有完全燃烧的炭粒和燃烧后留下的灰烬,造成室内烟雾迷漫,污染了室内的空气和环境。

因此,汉代的座灯大多设计有导烟管,并于灯体内贮入清水。

大部分象形灯具巧妙利用形体本身的有机部分作为导烟管,如人的手臂,牛的双角,凤、雁、鹅的颈部等,设计匠心独运、令人叫绝。

“好好找,别废话一堆。”冯老瞪了他一眼。这小子嘴碎起来,老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这不是提醒您一下嘛!”

杨阳朝楚健的方向瞄了一眼,发现楚健比自己多看了三件以上。这回,才闭上嘴,赶紧加快速度。

楚健的方法很简单,先全部物件看一遍,统统录入自己的脑中储存,相关的信息一边分析。

他也特意没有立即启动金手指,试一试自己现在的实力。

秦奋带来的鉴定师疑惑地看向楚健,暗想:你看这么快,认真的吗?

在他看来,这有点儿戏。古董鉴定,丝毫不能大意。楚健的举动,在他们眼中,无疑太随意了。

即便是冯老,也有点惊叹。不管水平怎么样,但这速度确实足够惊人的。即便是他,也不敢这么走马观花一样鉴赏呀!

十多分钟过去,楚健已经来回看了两遍。

头一遍是录入信息,第二遍则是做确认,顺便用金手指看一看,自己判断得对不对。这期间,楚健基本上没有说话,旁若无人。

杨阳中间闭嘴了两分钟,嘴巴又忍不住碎起来。

有些人就是这样,你让他不说话,比砍他一刀都难受。

“你要?”楚健看了看手里的东西,又看了看杨阳,见他盯着自己手里的物件,就知道他看上了这件宝物。

他也没捉着不放,递给杨阳。

杨阳一愣,他确实看上了这件仕女木雕,没看错的话,应该是南宋的,价值很高,几百万是没啥问题的。

众所周知,木雕保存不易,而且存世精品现多藏于公私博物馆机构,致使拍卖市场流通的数量不多,所以一旦传承有序、来源可靠、品相完好的木雕释出,必定会引来藏家的争相出手。

“多谢!”杨阳不动神色地接过来。

而楚健,则是移步到两米外,捧起一卷经书。

“时间还没到,都不再考虑、考虑?”冯老问道。

楚健和杨阳不约而同地摇头,表示选好了。

“行,那你小子先开始,说说这个木雕,给它估个价。”冯老示意杨阳先说,毕竟挑战也是他先提出来的。

其实,这对物品,他也都看过。

在他看来,最贵的那件宝贝还没被挑出来,所以心里略显失望。但十来分钟的时间,要看完这两百多件物品,也确实有点为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