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 > 第102章 一页宋版,一两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眼前的这位村民,竟然也知道,这是大陆存世的唯一一份状元卷,多少让楚健他们有些意外。

明代状元赵秉忠的状元卷,填补了我国宫廷档案空白,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国家一级文物。

“你既然知道它是现存唯一的一份状元卷,那就不怀疑它是假的吗?”张福军笑问道。

村民紧皱眉头:“但它确实是我祖辈传下来的,这一点,我没必要骗你们。而我知道它是现存唯一的一份状元卷,也是祖辈传下来的话。”

大家看这位村民的神态,不像是说假话,楚健都忍不住用左眼的能力瞄了一会。

“真迹现在保存在青州博物馆,你家这一件……”张福军摇了摇头。

楚健补充道:“还别说,仿得挺像,民国时期的。”

莫飞也凑热闹:“给我们说说,这状元卷是怎么来的吧!有点意思。”

他也看出,这状元卷虽然是仿的,但仿得挺像那么一回事,应该是高手临摹的。这恐怕是故意仿造的。

村民沉吟一会,缓缓说出这状元卷的来历。

是他太爷爷那一辈传下来的,他太爷爷曾经是个当兵的,曾经秘密护送过一批国宝转移。可半路杀出来一队岛国人,他太爷爷躲过一劫。

而这状元卷,就是他太爷爷偷偷保管下来的。

“除了我太爷爷,其他人都死光。我太爷爷没敢回军\/队,悄悄回了老家。”

其实,他也没全说。当年他太爷爷逃跑,带走的可不止这么一件宝物。

楚健他们听后,顿时明白了。

这件宝物,肯定是当初为了转移国宝,故意弄出来的赝品,当挡箭牌的,难怪弄得那么真假难辨。

张福军再认真查看这状元卷。

“看出是谁临摹的吗?”

莫飞想了想:“不好说。”

楚健:“来楚生,你们看上面的印。”

来楚生是民国时代诗、书、画、印四绝的着名艺术家。

当代书画篆刻大家钱君陶先生曾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能独立称雄于印坛者,唯楚生一人而已。

其书法拙中寓巧,尤其草书和隶书最为人称道,糅合六朝碑版、造像、汉木简等多种因素于行草、隶体之中,楷体又受其师潘天寿影响,既不失朴拙浑厚之风,更有圆润流畅之致,洵为一代大家。

来楚生最出色的,就是他的“印”。

其肖形印更是融汉画像、古肖形印为一炉,在印坛上冠绝古今,无出其右。

被楚健这么一提醒,张福军和莫飞也觉得像。

要是这样的话,这状元卷就值点钱了。

“咦!你们看这里,还故意留了提示。”张福军用放大镜看了一会那些印后,大喜。

其中一个印中,还藏着一个微不可查的\\\"初升\\\"二字。

\\\"初升\\\"是他晚年常用不着字,尤其喜欢将\\\"升\\\"字写成\\\"门\\\"字上边加二短横。

\\\"初\\\"字改左右结构为上下结构,\\\"升\\\"字借边两扇门一高一低,错落有致。\\\"初\\\"字两根斜笔与\\\"升\\\"字两直笔在对比中得到统一。

全印下部留红较多,但为了不使平淡、板滞,下部边缘用刀直切印边造成一种弯势,于大块红地上略施击技出现零星白底,形成一种苍茫的残破美。

得!实锤了。

这应该就是来楚生临摹出来的,故意用来吸引岛国军的注意。

“那看来没有错了。这卷状元卷,我给二十万的估价吧!当然,这估价肯定不是很准确的,拿去拍卖的话,高一倍也不好说。”张福军跟那位村民说道。

那位村民点头,表示明白。

但谁都看出,他有那么点小失望。毕竟祖辈无比珍重地传下遗言,说这是很重要的宝物,可没想到是一件赝品。

“大叔,不必这么气馁,不妨交给我们拍卖行拍卖,碰碰运气吧!”楚健跟他说道。

状元卷实在是罕见,哪怕这是一卷仿品,也相当稀少。

“好!我听你的。”村民想了想,一咬牙,决定放到拍卖会上碰运气。

一旁的拍卖行员工,麻利地跟这位村民大叔走程序,签协议之类。

接下来,楚健直呼好家伙。

小朋友,你当我这里是收旧书废纸的吗?连小学教科书、作业本等,都给搬了出来,里面竟然还有两张奖状。

“咳咳!大家读书时候的课本、资料、作业本之类,就不要搬出来啦!”楚健委婉地提醒大家一句。

现场顿时响起一阵哄笑声。

村长瞪了一眼那小朋友的家长。

楚健随意翻动几下,从里面拿出一本线装书,纸张泛黄,书面写着《围棋义例》。

这是古代着名的棋谱,宋初徐铉撰,内容为围棋术语诠释,共32个术语,它对我国古代围棋术语的统一起过积极的作用。

“怎么,看到好东西啦?”莫飞瞄一眼过来,调侃道。

楚健点头:“确实是一本不错的古籍,宋版的。”

张福军正喝一口茶润喉,听到这话,顿时喷了出来。

莫飞愣了一下,才神经反射一般站起来:“宋版的?”

古籍善本的收藏,自古至今都有人玩。

古籍在民间的存世量很少,收藏价值极高。十年前,古籍善本在拍卖市场上并不是很吃香,但几年来,屡屡拍出高价。

一些上档次的精品类善本,价格上升更快,尤其以宋版书价格为最贵。早在明朝时期就有“一页宋版一两金”的说法,宋版书的价值之高由此可见一斑,如存世孤本——南宋的《锦绣万花谷》就拍出两千三百多万的天价。

那孩子的家长狂喜:“专家,我这值多少钱?”

“眼下,一般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上好的宋版书每页市场价大致在3万至5万元左右。你这本,保存得不是很好,价值要低一些,但起码也能算一万出头一页,自己数一下多少页吧!”

此话一出,现场顿时一阵哗然。

村长看到自己村不断有人发财,显得很高兴,对这些免费鉴定古董的专家们十分感激,连忙吩咐村干部,给楚健等人茶水、水果、糕点等伺候。

“让老六去准备午餐,按八菜一汤的规格弄,搞几瓶好酒……”村长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