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 > 第21章 砖头也有人收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得!双方都吃了个亏,算是扯平了一点。

当然,总得来说还是郑培强更赚一些。

年轻的摊主对楚健都有点佩服,赞道:“大哥,你这本事,可以呀!”

郑培强顿时得意:“当然,我哥他可是拍卖行的鉴定师,能没有两把刷子吗?”

好家伙!

年轻的摊主和他直播间的观众恍然,难怪这么厉害,竟然是专业的,有点降维打击、欺负人了呀!

“大哥,厉害呀!帮我看看,这摊上还有什么值钱的呗!”年轻的摊主这讨好的语气,竟然丝毫不输于郑培强。

郑培强倒吸了口凉气,危机感骤起。

夺笋?

两个直播间的水友,已经没法正视这两个主播了。

这拍马须溜的功夫,要是跑去当官,那还得了?

“你这话整得,我都不好意思在你这捡漏了。”楚健无奈地说道。

此话一出,两个直播间的人笑得更加放肆,当你遇到这么不要脸的,确实挺无奈。

“咳咳!大哥,你就别惦记我这三瓜两枣啦!”年轻的摊主讨好道。

行吧!

楚健也确实不怎么看得上他这小摊的东西,有那么两件小玩意,但终究不是太值钱。

于是,他指点道:“那块墨玉牌子,拿给我看看。”

“这个吗?原来是墨玉呀?”年轻的摊主连忙捡起来那块黑不溜秋的牌子,给楚健递过去。

得!感情你还不知道这是墨玉做的?实打实的菜鸟,已经没什么好狡辩的了。

墨玉是和田玉中一个品种,虽不及白玉的名气,因其产量稀少,也十分珍贵,颜色比较低调,市场少见,其实,品质好的墨玉,色浓质腻,也拥有独特别致的美丽,精美珍贵很难得。

楚健拿起墨玉牌子,对着阳光一看。

本来黑墨色的玉,边缘竟然透着淡淡的青光。

“可惜!这种全墨的料子本来是有点稀少的,稀少就代表着珍贵。然而,你这一块,通透度不够,玉质也不够细腻。

料子不怎么值钱,好在雕工还过得去,是一件工大于料的玉牌子,大概值那么七八千吧!”说完,楚健将墨玉牌子递回给摊主。

年轻的摊主连忙双手接着,不再放回摊子上,而是自己保存起来。

说实话,这个摊子是他帮自己那酒鬼老子看的,很少来帮忙。今天自家老子又让人约了酒,只好把他拉过来看摊子,扬言今天的收入他可以拿着。

既然是值钱的东西,为了避免老爸贱卖出去,还是自己收着比较保险。

然后,楚健蹲下来,翻动了两下摊上的一块砖头:“还有就是这块砖头,是一块永和九年的古砖,也值点钱。”

郑培强有点傻眼:“砖头也有人收藏?”

“兄弟,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收藏这门学问,包罗万象,别说砖头,就是……”年轻的摊主又开始有点飘了。

楚健静静地看着他:“你继续说,我好像听出点意思来了。”

年轻的摊主赶紧收住,立即变脸:“大哥,大哥,还是您来说吧!我对古砖了解也不多,这块古砖值多少钱?”

直播间的观众狂翻白眼,哭笑不得:真是又菜又爱装。

楚健敲打了他一下,才跟大家说道:“古砖收藏,在以前还是一项冷门,并不被大众所熟知,但近年来,古砖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其市场价格也悄悄升温……”

古砖涵盖西汉、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印有纪年。

如晋永和九年,有的印有文字,如“会稽山阴建”,有的印着生动的画像,如“收租砖”,这些文字砖为中国书法的演变研究提供了佐证,画像砖则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我刚才说到的永和九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这一年的砖就要比一般的贵很多,因为《兰亭集序》就是这一年诞生的。

你们听起来,可能有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感觉。实际上,也正是如此。永和九年的古砖比较难找,普通的也要五六千元,而且还是熟客价。稍微好一点的,就得上万元。

你们看这一块,保存得还算完整,砖头的侧面,还刻有字,所以值个一万元以上吧!”楚健分析道。

其实,还要看材质,并不是年代越久远的砖就越好,有的古砖质量是疏松的,这种就不好。

玩古砖,是江浙人带起来。

他们那边的砖头也比较适合制造砖砚,而且那儿的人对古砖的认识也比较深入,懂得多一点。

年轻的摊主,立即将砖头也收起来,丝毫不给别人捡漏的机会。

两个直播间的观众对楚健有了更深的了解,真不愧是拍卖行的鉴定师,人家这专业水平,杠杠的。

那两个主播,就是两个逗比。

“大哥,一会我让您吃饭。”

咋的?还舔上瘾了是吗?

郑培强警惕地看着这家伙,赶紧开口:“今天肯定我请客啦!不劳兄弟你破费了。”

楚健懒得理他们俩,往前走去,郑培强赶紧追上。而年轻的摊主,拎起那块砖头,墨玉牌子早被他放在裤兜里,也拿着手机跟上。

至于摊上其他的东西,不值钱,被人顺走一两件,他也无所谓。

还没能拿到楚健的联系方式呢!

刚路过一家古玩店,就碰见一位老妇人被人从里面劝了出来。只见老妇人手里拿着一幅古字画,很失望的样子,也很着急。

“老板,这幅画真是我家藏了很久的,您再仔细看看吧!”老妇人恳求道。

她家小孙子要做大手术,手术费加后期的疗养费等,加起来得好几十万呢!那么多钱,家里怎么拿出来?

思来想去,老妇人决定将以前老头子收藏的那幅画拿出来卖掉。

然而,走了好几家店,老板都委婉拒收。寄以厚望的古董,现在好像一文不值,老妇人如何不伤心?

楚健的左眼看了那幅画,微微一愣:“老人家,您这幅画,我瞧瞧。”